在全然的爱里,看见彼此。
1 你只是看到,不是看见
前几天,朋友会萍在简书发了一篇文章《看见孩子,滋养自己》。其中有一段话印象深刻: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孩子,却未必能真的“看见”孩子;
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却未必真的和他们“在一起;
就像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却未必真正地“活着。
说到点子上了。
这也是我这几年来,在亲子生活和亲密关系里,所体悟到的。
但凡认真生活,有生活经历和自我觉察的人,在看到这三句话的时候,心都会为之一动。
是的,看到≠看见 在一起≠在一起 生活≠活着
只是,不知道如何去说的明白。
有人懵懂,有人不解,有人执迷。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好解释,易理解的话题。
2 看到用眼,看见用心
* 不要看表象,去了解背后的原因
在对人影响最大,最深刻的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里,藏着最难的看见。因此,想区分什么是看到,什么是看见,只需在这两种关系里,用心觉察,深刻体验。
不要只看表象,去用心去看表象后面的原因。了解,理解,然后才能真正的看见。
记得儿子在大概2岁左右的时候,在和小朋友玩玩具的时候,表现有点“自私”。
看到他总是护着自己的玩具不肯分享,我也曾耐着性子劝说。看着别的小朋友刚刚拿到他的玩具又被他抢回来,我也会不经他的同意,强行将玩具抢过来,给其他的小朋友。
爸爸则经常通过强行让儿子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分给他吃,以锻炼他的分享精神。他还时不时提醒我,儿子这么自私,长大了可不得了,要管管。
当时自己也有那么点焦虑。一方面觉得孩子这样不好,可又没什么好的方法。强迫总归不是好做法,自己和孩子都感觉不好。
在后来的亲子教育学习中才慢慢懂得,原来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的。
2岁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是他开始建立自我概念,对自我产生认知的阶段。
他通过自己语言和行动,以及自己的物品如玩具,衣服等这些东西的归属,来建立“我”的概念。通过拒绝其他小朋友玩他的玩具,来区分“我”和他,实现自己作为独立主体的意志。
简言之,就是我的东西,我说了算。我是有自己的意志的,你必须尊重我。
因此,很多孩子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自私”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他建立了自我,区分了他人,建立了和别人的界限。然后通过交换或者其他方式来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概念。
所以,很多家长和我一样,只看到了他的行为不符合我们大人的价值观,就妄下结论,采取我们认为对的行为。
而我们没有看见,孩子的真实成长需求:建立和发展自我,成为自我的心理需要,和执行自我独立意志的强烈愿望。
大人的粗暴干预,不会帮助他更好地学会分享。相反,会造成他们对于分享的恐惧,变得更为自私。被剥夺感,不仅仅是东西的丢失,更是自我建立的一次次垮塌。
长期在这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发展出几种明显的倾向:
我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别人的评价里建立自我。
我自己的感觉不重要,别人的感觉才重要。取悦型人格。
我不配拥有好的东西,自我价值感低。
边界感差,经常被别人侵犯自我,深感痛苦而无力反抗。
* 这才是看见
我开始用心地去觉察,体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越来越敞开心扉去看见他,理解他,包容他。同时我也通过孩子这面镜子,看见了自己未知的更多面向。
儿子四岁以前一直怕水。每次洗头的时候都会哭闹。大部分的时间我都会耐着性子陪他,有时候烦了,也会吼他几句。
有一次我好话说尽,他就是不肯洗。气得我伸手拉过他,动手打了他几下,才勉强洗了头发。
打完他,我心里很难过。那种感觉像是有什么东西扎心。
但还有一种特别无力的感觉。那一刻,我看见了自己的挫败感,对于自己没有办法使他相信"水是不可怕的"无能为力。
我的愤怒不是来自于儿子的怕,而是来自对于自己无能的不满。而最后受惩罚的却是孩子,这让我深深内疚。
过了没多久,一个平常的晚上,没有任何铺垫的,儿子突然间自己可以洗头,不怕淋水了。这让我又惊又喜。
这让我看见了,在等待孩子长大独立的过程中,在有些事情上,作为家长的我们太过焦虑和着急了。都说静待花开,其实,有几个家长可以耐心地等待?
随着经验的累积,和对儿子的不断了解,我的心态也变得越来越开放,平和。通过一桩桩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更好了地看见了他,包容了他,接纳了他。也学会了等待。
在他战战兢兢地不敢玩游乐场有些项目的时候,我看见了他心里的恐惧,和对于我的爱和支持的渴望。他不是胆小害怕,而是还没有准备好,需要多一点时间。
因此,我不会笑话他,贬损他胆小,而是给予鼓励和支持。不勉强,也不急躁。如果他想尝试,就陪着他。不想玩,就不玩。这样他慢慢地敢玩很多高难项目了。
户外拓展项目最高层,去年他还不敢尝试,今年的某一天,突然就敢一个人上去了。
去年学游泳的时候,呛了一口水之后,再也不敢把头放水里。前几天在我的鼓动加示范下,一下子又恢复了神勇。不仅会水下憋气,还能自己头浸在水里把身体漂起来。
在他每天练琴枯燥乏味想偷懒放弃的时候,我看见了,他在困难面前的退缩畏惧;更看见他对坚持下去的力量所需要的支持鼓励。
在这些时候,我陪在他的身边,给他理解,告诉他坚持不易。包容他偶尔的泄气,赞赏他每一个点滴进步,接纳他时有的反复。直到他度过瓶颈期,看到自己坚持下来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
……
越来越多的事情,让我看见了“静待花开”的真意。
真正的陪伴,就是陪着孩子,按照他自己的节奏,慢慢成长。
作为家长,我们只需要陪在他身边,以敞开的心,真挚的爱,不加评判和个人主见地,去看见他的苦笑恼怒背后的关于爱的表达,适时恰当地给予他们爱的回应。
在他摔跤大哭时,不要嘲笑他娇气,说什么男子汉不哭。
而是走过给他拥抱。告诉他妈妈知道你疼,不过没关系,一会儿就好了。
在他发怒的时候,不要训斥他生气不好,愤怒不对。
而是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安静下来。并告诉他,愤怒是一种每个人都有的情绪。我们不怕它,等它慢慢走了就好了。
在他撒谎的时候,不要惊弓之鸟一样,对他横加指责。
而是回过头来好好检讨一下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教育,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他坚持不住要放弃的时候,不要指责他做事没长性,不能吃苦。
而是告诉他,就是英雄也有退缩的时刻。他们能超越自己,你也能。只要再坚持一下,一定能行。
在他吵着要去兴趣班,或者还没有学出来什么样子之前,不要随便下结论说,他没有天赋,他不行。
而是告诉他,只要他愿意尝试,肯努力,爸爸妈妈都支持。在取得点滴进步后,告诉他不错,加油。
……
这才是看见。
你看见的,不是他表面的行为和情绪。
而是他的感受,还有隐藏在这背后的,爱的表达和呼唤。
3 用心才能看见
在看到和看见之间,隔着一个“心”的距离。
看到了孩子的行为,觉得有问题,不符合大人心目中的好孩子的标准,不符合正常的大众行为价值观。这时候,家长们就有烦恼疑问了。
不用心的家长,想当然地认为是孩子的问题,得去用我们成人的价值观和标准去改造他。他们觉得孩子太小,还没有能力认识自己,做出更有利的选择。因此,大人必须包办孩子的一切。
用心的家长,会在陪伴的时候观察。当自己的孩子没有达到自己和大家的标准时,会带着疑问去找答案,去学习,反思,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他们至少能做到,不轻易对孩子的问题下结论。
看到了吗?区别在哪里?
不用心的人,一切都想当然。
他有一套非常奇怪的逻辑。
我是大人,什么都比孩子明白。你是小孩,你什么都不懂。必须我来告诉你,怎么做才是对的。
你出了问题,没有达到好孩子的标准,那不是我没有教你,而是你不听我的话。你看,你不听我的话,不照我说的做,所以出现了问题。
这是你的错。
你怕水,怕高,因为你胆小懦弱;
你不懂分享,因为你天生自私自利;
你撒谎,因为你想得到撒谎的好处;
你上兴趣班没有学成啥,因为你没有天赋,又不听话;
你写不好字,读不好书,因为你不照老师说的做。
……
总之,一切问题都是你的,与我无关。我需要做的,是加强管教。
抱持这种心态的父母,他也会去学习。只不过他学的是怎么让孩子更听大人的话,成为一个标准的好孩子。因此,孩子很辛苦,父母也很累。
孩子的真实需求不被看见,没有了他自己的独立意志,而只有大人一厢情愿的管教。生命力量和活力被压抑,必然苦不堪言。
大人用想当然的方式,去管教一个他们并不了解的对象,就像医生不去了解病人的病情,就想开药治病。药不对症,必定结果差强人意。
生命的终极使命就是成为他自己。试图让孩子压抑本性而完全执行大人的意志, 是对于新鲜生命的粗暴干预。
而粗暴管教的结果,也往往导致孩子走向另一个父母最不希望出现的极端。你越不让我做什么,我就越做什么。为了反抗你而反抗你。只为争取自己的生命主导权。
不用心的家长,把孩子的问题等同于孩子有问题。问题等于人。
只有看到,没有看见。
既看不到孩子,更看不到自己。
用心的家长,遇到孩子的问题,不会随便给孩子下定义,说问题都是他的。而是退回到自己哪里,去找问题的根源。
这里,他针对的只是问题,而不带着问题的人。他把问题和孩子区分开来,首先他就尊重了孩子作为人的独立性。还有他懂一条最基本的常识: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有问题的坏孩子。
因此,去找到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才是最根本的解决问题之道。当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们会惊讶地发现,问题通常或者说一定是在我们家长身上。
其实我们并不了解孩子。虽然我们也曾经是孩子,可是我们忘了自己的小时候是什么样。
我们不知道,不理解孩子成长的背后,有多少我们看不懂听不明的诉求和想法。只是因为他们小,还不能完全的表达。
所以,重新认识孩子,真正去了解他。了解他,才能真正理解他的行为,解释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才真正的看见了那个可爱的小人,他的独特性,他的成长的节奏,然后用满心的欢喜,全然的接纳,去包容,去拥抱他,去爱他。
这种看见,是看见了孩子的生命本身。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意志的生命。然后我们带着对生命的尊重,扶持着他,引领着他,沿着他的生命轨迹,活成他自己,完成他生而为人的使命。
被看见的孩子,像阳光下的向日葵。努力地向着太阳的方向,健康茁壮成长。他们的父母就是给他们光明和营养的阳光。
被看见的孩子,也是父母的阳光。照亮了父母身上的缝隙,让他们也看见了自己,活出自己的光芒。
这真是生命的一场相互照见,共同的成长。
所以,不要只是看到你的孩子。去用心去看见他,这才是真正的爱。
在全然的爱里,看见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