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里藏着另外一个你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它改变你的容颜,丰富你的思想,提升你的逻辑谈吐。在阅读上花的每一秒,都会沉淀成将来更好的你。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中有一位读书人——九十岁的孤寡老太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住在养老院里,每天的娱乐是中午步行去公园,坐在阳光下的长凳上读书。因为读书,偶遇了常去公园长凳上吃午饭的杰尔曼。这个男人其貌不扬,甚至有些长相粗鄙,从小便有阅读障碍。两位老人因卡缪的《鼠疫》一书而相知,谁也没想到完全不是读书料的杰尔曼竟拥有丰富细腻的想象力,他听玛格丽特读书听得入了迷,每天都准时等待那个和书籍的约会。
这是世界电影史上一个经典而纯粹的爱情故事,但当我们细究下来老太玛格丽特为何如此耀眼,则不难发现,是阅读,是书籍给予了她完全不同的人生意义,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人,被阅读的经历重新构筑了生命形态,让他们得以从不为人理解的现实中超脱出来,成为观众眼中闪闪发亮的自己。
电影结尾的小诗写道:“这不是典型的爱情故事,但爱和温情都在那里。她以花为名,一生都在文字中徜徉,形容词环绕于周,动词像野草般一样疯长,有些令您不快,但她却温柔地植入了我这块硬邦邦的土地和我的心。”也许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一辈子去过的最远地方也不过是居住的城市,你我的生活中可能有太多不如意,也可能一辈子都无法静下心来与母亲喝杯茶。可总该有一个地方可以去盛放那些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去满足我们对旅行的向往,对生活的期待,书本会给你答案,书里有更广大的世界,而书外,有爱。
2、做一个因热爱而读书的人
无论你何时问我,阅读的初衷是为什么?我都会回答你,因为喜欢,因为想要去体验不同人生在同一个日月下的星移斗转。所以在罗胖新书《阅读的方法》里,我喜欢他那个关于方法的解答,他说,最好的方法就是爱上阅读,与其说找到无数种途径来增强读书的效率,倒不如单纯地享受欢乐,“这个过程中,唯一需要护持的,只有心头那一盏灯火:能持续觉察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以及阅读对自我心性的增进。”
而聊起罗振宇与阅读,很难不从他的经历说起。
1973年,罗振宇出生于安徽,在很多家庭的温饱才是首要目的年代,他的父母在当时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就尽可能多的精力和金钱去培养孩子,罗振宇的家庭并不富裕,越因为此,他们越坚信穷人家的孩子就只有读书这一条出路,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样的坚持对于那个年代的普通家庭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于是在求学期间,罗振宇学习异常认真,他一步步走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又爬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位置,很难说,不是因为随着视野的开阔,让罗振宇更加了解到人与人之间差距的鸿沟,同龄人生活环境的不对等,生存压力的导向,让罗胖更加了解只有读书才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中国合伙人》里有句台词:当才华撑不起野心的时候,只能安静读书。这句话放在罗胖身上分外妥帖,在一次访谈中罗振宇讲起“自己大学之前的读书是枯燥且痛苦的”,直到在大学读到了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也或许是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他在这本对自己一生产生很大影响的书中找到了知识的魅力。
黄天不负有心人,最终罗振宇爬上了学术的金字塔尖,成功拿到了学位。毕业后,罗振宇进入中央电视台,曾担任CCTV《经济与法》《对话》栏目制片人;担任《决战商场》、《中国经营者》、《领航客》等电视节目主持人;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
这便是成功之后的他了,至于后来的转型,成功亦或被骂,起起伏伏来到此处,又是另一个故事了。但直至“逻辑思维”打出招牌时,书籍都始终是罗振宇得以立足的坚定基石,很难否认,不是因为他的坚持,才带动了一批人重新点燃了阅读的激情。不鼓励一蹴而就的深读,提倡开卷有益,很少将书籍与阅读者区分三六九等,将每一次阅读都当成一种可能,正如他在《阅读的方法》中所说,“书籍的世界,其实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张网”,不要在意登高的次序,而是将每一本书都看作到达终点的阶梯。
所以放心去开始吧,当你拿起一本书,感到了浓烈地想要读下去的欲望,那便是适合你的,至于书中到底有黄金屋还是千钟粟,大都比不过热爱吧。
3、读书其实可以很有趣
在一次演讲上,罗振宇谈到“为什么要读书?”他说:
1.读书会让你看起来更有魅力。
2.读书会让你的人生有定位。
3.知识不是让你预测未来,也不是让你吹牛。它会让你的人生所有选择的时候,有一个更大规模的背景,也会让你知道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之中清楚,你站在那个位置。
大体看来,读书对应着个人、当下、未来三个板块,而在具体实施上,则需要一个源动力,那便是本书所说的“兴趣”。
在4个部分,24个章节中,罗振宇反复提及了自身对于阅读的理解,即如何构造一张书籍的网络,比如谈历史,从当代的开封城说起,谈起被遗落的盛况、继而想起汴梁风华、聊到《东京梦华录》的饮食、聊到大相国寺背后的《水浒》、聊到北宋大家的风姿,之后呢,将历史看做一篇独特的游记,转而将目光投向世界版图,再转向宇宙与航空。
乍看起来,行文略有散漫,也许一部分正对应罗胖在自序中所说,“本书适合跳着读,不适合读完”,而另一部分则就是“网”的制作,从一个喜欢延伸到另一个喜欢,如同耐心的设计师,把人与人、书与书之间的桥梁搭起来,也许你读不进微言大义,但一定会为某一处风景感到向往,当兴趣点燃,阅读不再是一项任务,那么眼前自然开阔无垠。
又比如,从书到人,这种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罗振宇形容到“知识改变命运,常常是通过一个介质——人格——来实现的。”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的遭遇,无论悲喜,都会感同身受。这种能力是进化史上的奇迹。之所以拥有这样的能力,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叫“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我们通过“镜像”来复制情绪和他人感受,初时的状态是为紧张的气氛而揪心,为欢乐的场景感到愉悦,接下来便是深入进去,古人常说“人饥已饥,人溺己溺”,有了共感,便能接受并理解书中的人为何在那个瞬间做出那个选择,最终在自己的人生里找到合适的定位,此时此刻,恰如彼时此刻。
其实阅读,或者说读书,只是开启改变的第一阶段,为何罗振宇始终想要把读书的门槛降到很低很低,因为他明白,只有“心甘情愿”的读起来,才有了容纳思考的舞台。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读书的主体从不是书籍,而在“人”,任何快速阅读的技巧,甚至于“量子力学速读”的奇怪物什,都不是摄取知识的途径,唯有人的主动性,才能将“入”合理转化为“出”。
所以勿要迷信任何,“行动本身就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