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好郝说话》,我是郝十三郎。
好久没去南窑头逛了,晚上下班顺便去了一家螺狮粉店,这是一家新开的店。其实以前这个店面的主人是一个汉中老板。我是从之前隔壁不远处的小火锅店老板那里得知的,他俩是发小。
小火锅店的老板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从广东打工回来;其实在那边打工还不错,越收入也算可以。为了回到家乡,他选择放弃了南方的工作,投身到小火锅的行当。
从父亲那边弄到了一些本金,加上自己的积蓄,便在南窑头,这个离软件园很近的地方,开了家年轻人喜欢的自助火锅店。
但选择的地方却不是很好,在主街道后边一个狭窄的弄堂,向里大约要走十多米,然后在变电站后边,有一块三十多平方的店面。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其一是租金比较低,其二是当时店面的确不好找。
刚开始的话,生意还算马马虎虎,基本能维持;但半年后,由于客流急剧减少,不得不关店歇业。
而他发小投资的汉中凉皮店 可谓大手笔;前前后后装修花费了好几十万,但是由于地铁三号线的开通,加上这个城中村的房租不断上涨,所以很多上班族不堪压力,便纷纷搬离。只是在中午的时候,还有一些附近上班族来此消费,但随着周围写字楼的美食城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加之网络订餐的方便快捷,中午来此消费的人也是越来越少,更何况晚上,就更是寥寥无几了。
所以凉皮店也关门了,后来就转让给这个开螺狮粉店的小伙子。我晚上路过,刚好闻到一股酸竹笋的特殊味道,其实我自己对这种美食也格外有好感,偶尔还会去光华那边去吃;当前发现在南窑头有了这种美食,我便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
老板很热情地招待我,在等待螺狮粉的过程中,我和老板闲聊了起来。
其实关于一个陕西娃为啥要做这种美食;当初是犹豫了老板去柳州游玩,在当地发现了这种美食,像发现宝贝一样地爱上了它。所以他决定把这种美食带回西安,尽管他直到西安本地人更多地是对面食有着天生的好感,但他依然相信年轻人一定会喜欢上这种美食的。
于是他回到西安,就四处寻找合适的地方;当他发现中午的南窑头人头攒动,便相信这个地方的消费一定很好,况且人流还如此之大,也相信在软件园上班的工薪阶层,工资也一定不错哦。
后来,才发现,这是一种错觉。他回忆说,不能只看中午,最好看下午2点后,如果客流还不错的话,那一定会很棒。况且对消费人群的收入他的判断也出现了偏离,这里大部分收入都在三四千,消费能力有限 ,但房租又很贵。所以他也不断调低单价,但还是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来消费。
当初为了做最正宗的螺狮粉,他花费了巨大代价,从柳州当地请来师傅,在此培训了他们半个多月,所有原料均从柳州本地采购。
但现在依然举步维艰,他也附带了更多的陕西小吃 希望可以尽快打开局面。只是顽强地支撑着。
看着他满脸的失望,我非常理解和同情他的处境。我也给了他些许建议,也希望他能够尽快找到解决之道。
这就是一个年轻的90后,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