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这本书其实买了很久,一直没有时间拜读。这不是越发感觉“本领恐慌”,不得不开启阅读之旅,旨在学习听评课技巧和方法,慢慢提升听评课水平。
没想到的是“自序”和“导言”部分就颠覆了我的个人认知。平日听评课总是在教学方法使用是否得当,教学氛围是否自由、活跃,教学艺术是否精妙,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方面推敲,没想到评课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即首先应该着眼于教学内容来观课评教。因为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学内容更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上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其有限。”
所以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气氛之后,更要关注学生是不是驻留了教育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我们还要十分注意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问题。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也就是要审视、反思这堂课老师教了什么,进而探寻、体察学生所驻留的学习经验,并考察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关联及关联的程度。
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够进一步的探究教学方法的问题。即落实在教学行为和手段上,所采用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策略。王荣生教授为什么主张从教学内容入手来观课评教?
他认为有利于反映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语文教学同一篇选文不同的教师,实际上是在教着有所区别的内容。如果不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切入,而当从教学方法着眼,就无法说明教学方法的之所以不同,而无从判断那些方法是否合理、合适。
有利于更妥帖的解释语文教学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张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它能体现着我们对语文教学改革方向的认识,也意味着我们对教育理论的落实,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可以更大层面的激发老师们对教材的解读。
评课的角度是这样的,我们教学的时候,也应该是先确定自己要“教什么”,然后再思考“怎么教”,最后落实到课堂“教会了”多少。
现在想想,之前的上课和听评课都是有误区的,总是上完课之后问听课的老师,我讲的怎么样?听课的老师也会津津乐道,给你讲哪些地方讲的好,哪些地方讲的不好,而很少有人从内容的角度考虑这节课你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
看来语文教学的方法是随着教学内容的转移,而同一篇课文的不同教法往往意味着教学内容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对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好的,更有效的实现教学内容的传授。明白了这一点,突然感觉方法确实是为内容而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