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记录人间百态。
——彭斋
【一】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成年人的朋友圈,大多极具伪装性。
白天,光鲜亮丽,不是发广告,就是晒各种结果。
看起来,大家都过得十分不错。
在彼此眼中,对方的生活都令人羡慕。
一切就像刚开始坏掉的苹果,从表面看,没什么问题。
得等到深夜。
大部分人都熟睡之际。
成年人的崩溃,才开始小心翼翼释放。
是的,成年人就连崩溃,都得挑个合适的时间。
这位在深夜买醉,痛骂前任。
那位发小作文,痛斥婆家各种糟心事、丧偶式育儿,崩溃到极点。
就连学生小朋友,也被繁重学业压得喘不过气,失眠、掉发、抑郁。
无论男女,都各自有各自的痛苦与执念。
起初我以为很正常,谁还没有个负面情绪呢?
直到某天,我因工作需要,翻找朋友圈,突然意识到个问题:
那些我在深夜看到的朋友圈,白天全都看不到。
不知道是他们白天起来删了,还是转权限了。
朋友圈其实就是缩小版的社会。
各种情况都会遇到。
可我好奇的是,为什么成年人的崩溃,都藏在深夜朋友圈?
【二】
直到我从校园跨入职场,面对房地产行业高强度的工作,忍不住在某天凌晨,还在和制作方对接画面时,终于爆发,发了条吐槽动态。
发完没多久,就后悔了,赶紧删了。
倒不是怕被谁看到,只是觉得好像发泄完后,心情好多了。
动态再留着,好像也没什么用。
我也逐渐被同化,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
再后来,朋友圈加的人越来越多,接触到的人也越来越多,我终于明白,大家只是需要一个发泄口。
可在现实里,大家都很忙,忙生计忙学业。
学生还好,已经工作的成年人可就惨了,工作后,圈子不可避免会越来越窄,身边能交心的人也越来越少。
慕然回首,身后空无一人。
白天需要伪装成正常的成年人,不敢发。
到了深夜,才像蛰伏的夜间生物,通过网线,爬到朋友圈,劈里啪啦敲下自己的悲伤、愤怒、失望、痛苦,小心翼翼让这些压抑在心中的苦楚,在朋友圈漫无目的飘荡。
内心总还有个小期许。
万一。
万一能被一个懂自己的人看到,产生共鸣,抱团取暖,那简直是意外之喜。
或许在发泄完后,理智回归,当晚就删了。
或许一觉醒来,觉得可能会影响到工作和社会形象,迫于无奈删了。
总之,大家都不敢轻易,在白天,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轻易看穿自己的脆弱。
别把后背,留给不熟悉的人。
生怕被背刺。
也生怕有人拿自己的不堪,给另一群人当谈资。
不,甚至大多时候,能精准伤到你的,恰恰是你身边最熟悉、最信任的人。
总之,大家在经过社会毒打后,是不敢轻易相信人际关系的,太容易被当成把柄。
于是周而复始,一边在白天扮演好符合大众标准的成年人,另一边在晚上自我开解、发泄,安抚内心的小孩子。
那么你呢,你会在深夜发了朋友圈后,第二天就删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