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这个标题,看了奇葩说的人,是很熟悉的。
成年人的崩溃,该不该藏起来?
我的答案是,该藏!
我很想用读者思维去写文章,可写来写去,我还是学不会,只是站在正方,也自顾自地说上一二。
最近一次,我没藏住,但是在职场,所谓的前途又生生被自己掐断。压力到达一定顶峰时,喷薄而出,可崩溃过后又留下一片狼藉,眼前一地躺着中枪的人们,而且最要紧的是,在崩溃瞬间做出了选择,完全无回转之余地。然后只剩下漫长的日夜,来安抚崩溃后的心灵和悔悟。
而我的朋友圈,负面情绪一向是被我藏起来的。或许也有藏不住的时候,但很快就设置为仅自己可见。藏不住的文字发得很少,我可以选择不发朋友圈,放在更为私密的地方。
不知道有多少人,也会如我这般?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她无数次在朋友圈打下“我要离婚!”四个字,但全部都设为仅自己可见,只是发泄完了以后,又觉得还是继续下去吧。
当时我想,嗨,也不只我一个人,图发泄一时的爽快,但也不忘了藏起来。人越成长,越是对这世间一切,满怀悲悯。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可以理解的事越来越多。
张小龙说,超2亿人微信朋友圈仅三天可见,10.9亿用户打开微信,7.8亿进入朋友圈,却只有1.2亿人发,9亿多人不发朋友圈。
我是1.2亿人之一,但是我的朋友圈,似乎全是光,没有阴暗,偶尔也有,但非常隐晦。说好的多,大部分的情绪,都是藏起来了。至少从我的朋友圈看去,大部分人发的也是。
在可见的范围内,似乎每一个人都在自说自话,但是也为关注彼此的人打开了一扇窗。
点赞和评论,能让彼此倚着门户看上几眼,聊上几句,可以跨越时空,随时随地,只需要打开微信,打开朋友圈即可。对于不待见的人,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直接删除了事。
不像镇上互相串门的乡邻,不管平时有过多少计较,多少口角,甚至可能还问候过祖宗八代,要么不来往,但火一架,茶一泡,话匣子一打开,八卦一分享,便又来来往往了。
很多朋友都跟我说,感觉你过的很诗意;也有朋友跟我说,我看你的朋友圈,觉得你太用力,可以不用过得那么辛苦,那么卖力。
我非常感恩,至少有人能看出我的“藏”,也有人看出我的“不藏”。不管朋友圈如何演变成广告圈或者沉默圈,但我依然坚持地活跃在众人面前,去分享我的所思所得所读所荐。
照样晒亲子,全然不顾警察的警告;照样晒读书,全部不顾炫耀的怀疑;照样晒旅行,全然不顾借钱的麻烦。因为朋友圈似乎有点光鲜亮丽,便引来好些人借钱。我能帮的也帮了,可不能帮的也无能为力。
但昨天我看朋友圈时,两个圈中友人发的两句话,让我看得出,是少数几位没有藏起来的。
“说实话,真是怕过年,心累心疼又心慌”
“看到甚至听到‘赌博’就想吐!恶心……我讨厌那个圈子”
第一是位长者,有过一面之缘,不是很熟。我们自己人至中年,心中的那些怕与爱交相作战,人生的真相越来越明朗,越来越担惊受怕,患得患失,却是有时候很容易感觉到崩溃,奋斗了一段时间过来,突然发现时间真的过得太快了,一年又一年,孩子大了,父母老了,连着自己也开始变老,心中满是“彩云易碎琉璃脆”的悲凉。
我本想私信联络这位长者,问问“怎么了?”但打下几个字,还是删了,毕竟没那么熟络,徒增尴尬。
第二位是位姐妹,彼此的先生是好友,比较熟悉。但是看了以后,我觉得点赞或者拥抱都不是。也许人家比较坦荡,我比较敏感吧。因为她讨厌的圈子中,也有我自己的先生。
其实他们也谈不上赌博,只是比较爱聚在一起打牌,“我其他没什么爱好,就喜欢跟兄弟一起打点牌”是他们的口头禅。当然,我也劝过他们很多次,还是多回去陪陪老婆孩子,可似乎收效甚微。所以我也发展我自己的爱好,给彼此留足空间,如此甚好。
我也很想私信这位姐妹,跟她一起骂一下这些不着家的人,来个淋漓痛快,让她心里舒服些。可我觉得自己太假仁假义了,因为我会骂得言不由衷,又担心那句话没说好,徒增厌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我先生,并让他间接劝说她的先生回家去。不过,我想,有满腔怨气的老婆在家,他可能还是会选择继续跟他的兄弟们,一起在碰碰胡里感受输赢的痛快。
不藏起来,或阴暗如我这样遐想,却不留下只言片语,又不能点赞。或他们只是一时感性,也可能终究还是会删去,或者藏起来。
反正,三天之后,再也不见。
“我在外面辛辛苦苦,不想回家看到一张冷脸,不想听到一句埋怨”,我先生明确跟我说过,也许也代表着他们那群好兄弟的心声。
他们属于那9亿多不发朋友圈的人,但是有什么不快,也很少带回到家里,一顿酒,一场牌,一番胡吹海聊,就遣散了,然后收拾好心情回家。就像那个疲惫不堪,却又反复调整表情,进入教室的男老师一样,我相信他们也是这样的。
人类,来个谐音梗,就是人累。所以,成年人了,没办法任性胡闹,还是多一些互相理解,至于那些崩溃,还是藏起来吧,一时藏不住,缓过来了,继续勇敢往前行走!
(无戒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