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做到“抓大放小”,培养孩子的性格与社交能力
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从表面上看这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响者,那么同龄小伙伴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为人处世的最好的老师。
性格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和关爱,父母要多一些耐心和细心,多帮助内向的孩子,让他们可以独立一些、大胆一些,取得更好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小淘气,只是程度不一样。调皮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是孩子生理、心理成长的必经现象。反而过分听话的孩子往往缺乏独立性。
父母在家千万不能惯着孩子,玩游戏要遵守规则,否则到了幼儿园老师会难以管教。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父母首先要找出根本原因。
如果孩子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和谐,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都会导致儿童心理压抑、自卑、孤僻的性格。
父母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分享、能够欣赏他人,培养孩子的耐心、信心,鼓励孩子多交际。
孩子怕生很正常,不要责怪孩子,有时候大人在外人面前无意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会让孩子对和外人交往产生恐惧。
孩子有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对于孩子不喜欢的人不要勉强孩子与其交往。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收到别人的欺负,父母肯定非常心疼,但不能教孩子以暴制暴,不能一味的忍让。首先保持冷静分析具体原因,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处理。
如果孩子欺负了别的小朋友,父母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孩子长大之后会造成更大的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孩子的性别意识应该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平时父母在家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和隐私,并提醒孩子如何适时的保护自己,以免受到坏人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