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讲欲望,在讲执念,把一切烦恼苦难都归究于欲念。所谓的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恶憎会苦,究其源头都是因为有欲念在作怪。于是有了放下的说法,于是有了活在当下的说法。
但欲望、执念究竟又怎么你们了?这个苦又从何说起呢?
就说求不得苦,所求不得当然懊恼痛苦。但所求有所得呢?自然是开心快乐。为什么要有所求?还不是因为曾经得到的快乐,以及将来有可能重复这份快乐。
其实苦与乐是人类情绪体验的一体两面,就如道家讲的阴阳。苦乐互补,谁也离不开谁。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这个苦呢?为什么就不能放大一下这个乐呢?
佛家讲离苦得乐,而中国有成语叫先苦后甜。
离苦得乐,佛祖的目标,也称弘愿,可见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要通过"戒、定、慧"等一系列的佛家法门,通过自我努力修行。但苦乐真能分离?真能抛弃摒弃苦而安然享乐?
我还是选择相信我们的成语:先苦后甜。没有苦,哪来甜?有时候我们为了能让甜来得更甜一点,能让快乐更甚一些,我们还会选择有意识地去吃点苦。比如为了晚上的大餐吃得更欢,中饭会少吃点,饿一饿吃更香。
中国古代有首诗很有意思: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讲得是四个人生最快乐开心的时刻。也是对先苦后甜的最好诠释。
下雨并不一定是开心事,前提是人们已经历了久旱之苦。亲朋好友天天见,开心自然开心,又怎比人在异乡相遇故知。十年寒窗一朝中举,剩男剩女终于脱单。所有的开心都是因为前期的受苦。
有好事者感觉这诗所描写得还不够开心,也许还能更开心快乐一点呢?于是把诗又改了改:
十年久旱逢甘雨,千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童生金榜题名时。
只是把苦改得更苦一点,于是快乐也就更快乐了。就如找半天才找到打火机的那支烟,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那泡尿,欠薪半年突然发工资的那顿撸串。
就如人们常说"舍得"二字,有舍才有得,所有的舍,最终还是为了得。而且舍得相互伴随,有舍必有得,有得也必有舍。
我们再回到佛家讲的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生老病死,是人生一世的自然规律,其实也算不得都是苦。我理解佛祖只是想总结讲人的一生是苦难的。
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前面说了,是欲望所至。其实也是苦乐相随。怨憎会是苦,怨憎离是乐;爱别离是苦,爱相随是乐;求不得是苦,得满足是乐。
为什么佛祖要选择性地忽略了乐,而有意识地强调放大这个苦呢?我理解佛祖他老人家所说的苦,并非等同于我们所理解的苦乐相随的苦,并非是简单的指向欲望得不到满足。
生老病死苦,佛祖是要总结人生是苦的。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佛祖是把苦的根源归结于欲望执念。
五蕴炽盛苦,这才是佛祖对苦的定义。佛祖说要离苦得乐,这个苦不是欲望不得满足的苦。这里的苦是五取蕴苦。
那五蕴之苦又是怎么个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