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教学也已经一个多月了,至于网上授课和学习的效果,各处的反响都不一样。学校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形势一片大好,对开课计划满意度、平台使用满意度、教师授课满意度都在95%以上,对线上学习效果的满意度也在80%以上。而网上各种信息对线上学习的反映,似乎是到处鸡飞狗跳的现象,家长与孩子之间在学习问题上的斗争,于四面围墙里变得越来越激烈。至于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每当与学生交流起来线上学习的情况,很多学生讳莫如深的态度,也让气氛时常变得有些尴尬。
特殊时期,新的授课和学习模式突然开始普及,让很多人的目光一时集中在了“线上教学”这个平时没那么关注的学习形式上。在很多人都开始对线上授课和学习形式发表各种意见的时候,我们不妨趁此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学习结果的好坏,到底跟学习的形式有多大关系呢?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那个同学腿部被开水烫伤,在家休息了大概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学校布置的作业都是由我帮他带回去的,而老师也是每周去他家一次给他补习一会儿功课。这样在他伤势好了一些回到学校的时候,正好赶上期末考试,结果他就考了全班第二名,那个学期学校表彰大会上还专门拿这件事宣传了一番。后来他考上了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我们大部分同学初中毕业就辍学回家了。为什么同样在一个小学学习,结果差得这么多呢?难道那些学习好的人都是天才吗?我不知道世界上是否真的有天才存在,至少我长这么大没有见过什么天才。那些学习好的人,跟大多数的我们比起来,身上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自律。
其实所有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是明白的。怎样才能考出好成绩,或者怎样才能实现成功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心知肚明,都可以一说一大套,但是能够坚持不懈付诸行动的人,永远都是极少数。很多亲戚对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经常询问学习的方法和诀窍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我的孩子永远没有别的孩子学习好呢?而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到底是怎么学的呢?那我们可以反问一下,有多少人在中学能每天坚持读两个小时以上的英语呢?有多少人寒假暑假在家能自觉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把下学期要学的古诗词提前背完呢?与其硬逼着孩子去补习这个补习那个,到处研究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和技巧,不如想办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这才是更值得研究的课题。
无论是古代的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等故事,还是抗战时期西南联大不断涌现的大师,都可以说明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和学习方式并不是学习效果的决定因素,毕竟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才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与其天天纠结网上上课效率的高低,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提醒一下自己,努力养成自律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