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马家军(俗称西军)泛指统治西北地区的马姓回族地方军阀部队。主要是盘踞青海、甘肃、宁夏的马麒、马安良、马步青、马步芳、马鸿宾、马鸿逵等部。
他们的家族统治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朝代,世代相袭。在中国近代史中,他们先后依附北洋军阀、西北军、蒋介石集团,是国民党军阀派系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马占鳌(1830年—1886年2月21日),字魁峰,又字鼎臣,曾用名马全福,经名阿十都里则孜,回族,清道光十年(1830年),马占鳌出生于临夏县漠泥沟何家村。7岁从师学经,24岁掌教本坊。清同治元年(1862年)腊月,率众反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降清,任左宗棠马队三旗督带,捕杀回族反清起义军。后随甘军提督董福祥转战剿灭各地起义军,因累建功勋,官至提督衔总兵,赐号“勒尔津巴图鲁”。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2月21日,病逝于积石山大河家别墅,诰授“建威将军”。
马海晏(公元1826-1900年),回族,属中国伊斯兰教虎非耶花寺门宦,曾受教于马占鳌阿訇,有军事才能,为马占鳌所器重,常倚以陷阵。
1872年,马占鳌等太子寺一战“黑虎掏心”大败湘军,之后力排众议,在马海宴、马千龄的支持下,挟胜而求抚,率众归降朝廷。随后起义军被朝廷收编,重要头目封以官爵。此事件奠定了河州诸马崛起的基础。
马福祥(1876年2月4日-1932年8月19日),字云亭,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人,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军事委员会委员,绥远都统,安徽省主席,青岛特别市市长。北洋将军府祥武将军。中华民国时期西北马家军领袖,与马福禄、马福寿合成西北三马。陕甘回变后,马福禄跟随董福祥拱卫京师,先驻扎山海关,后调蓟州。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马福禄在京师与敌血战,有人称马福禄战死于正阳门,但清史稿中称他死于进攻东交民巷的战斗中。
慈禧太后西逃途中,为表彰马福禄之忠勇,命马福禄之弟马福祥继之统领部下并护卫西去陕西。1902年,马福祥所部驻扎宁夏,谓之宁马巡防军,这就是宁马军之来源。
辛亥革命后,马福祥遣散了满营官兵,并在甘肃编练甘肃新军。此时他手下武装分为两支,其一为宁马军之汉营,时名说昭武军。该部与马福祥之子马鸿逵自行编练之民团合并后,袁世凯给其一番号为混成第五旅,这个、混成旅实际只有5个营大约4000人,马鸿逵为旅长;另一个是甘肃新军,初始马福祥为甘肃新军司令,1920年马福禄之子马鸿宾继之。
马鸿逵(1892年—1970年1月14日),字少云,小名三元,回族,生于甘肃河州(今临夏)。国民党军西北军高级将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兰州陆军学校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宁夏新军都统,1914年至1917年任袁世凯、黎元洪的侍从武官。 1919年,段祺瑞上台后,马鸿逵升任第五混成旅旅长。1926年9月,冯玉祥五原誓师,响应南方北伐,马鸿逵部扩编为国民联军第4路军,任总司令。1927年初,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方面军第4军,马鸿逵任军长。1929年投靠蒋介石。西北军阀“四马”之一,先依附冯玉祥,后投靠蒋介石,任宁夏省主席长达十七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被人称为宁夏的“ 土皇帝”。加授陆军上将衔,曾获得一等云麾勋章,胜利勋章。抗战时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7集团军总司令,后任西北军政副长官、西北行辕副主任。1929年11月,马鸿逵从信阳北上赴任。主政宁夏后马鸿逵在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上,宣布清丈地亩、整理金融、建立保甲、“围剿”红军为四大治宁方针。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蒋介石将马鸿逵部扩编为讨逆军第15路军并封他为总司令。1931年1月,马鸿逵部被调往河南,参与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进攻。1933年初,马鸿逵正式就任宁夏省主席,1936年9月加授陆军上将衔。抗日战争爆发后,马鸿逵出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7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12月,任西北军政副长官、西北行辕副主任。1949年9月底马鸿逵逃到台湾,受到台湾“国防部”次长郭寄峤及马步芳父子的指控,要他对西北败局负责。不久,他被“撤职查办”,感到在台湾无容身之地,便谎称去美国就医,后来长期住洛杉矶。1970年1月14日,马鸿逵病逝于洛杉矶。
马鸿宾(1884年9月14日—1960年10月30日),字子寅,回族,甘肃省临夏县韩家集人。信仰伊斯兰教,从先世属于临夏老教毕家场门宦。父名马福禄,字寿三,祖父马千龄,在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时,因劝说马占鳌(马千龄的同族侄女婿)降清,被左宗棠称之为“ 良回”。这就是马鸿逵后来自诩他家“不是造反的回回”一语的缘由。光绪初年,马千龄次子马福禄中武举人、武进士。马福禄在对抗八国联军的战斗中牺牲后,马鸿逵之父马福祥继承了其兄的职务和部队。马鸿宾是马福禄之子,马鸿逵是马福祥之子。马鸿宾1904年任叔父马福祥侍从,1908年升任西宁矿务马队队官,1910年随昭武军到宁夏,任骑兵营营长。1912年任宁夏新军管带,后任甘肃新军司令(辖骑兵5个营)。1916年2月17日被北洋政府授予陆军少将衔。1920年4月1日晋升为陆军中将衔。1920年直皖两系军阀战争,直系军阀得胜,马福祥当时是站在直系军阀一边,因此得升任绥远都统。1921年马鸿宾随之升任宁夏镇守使兼新军司令,仍兼管内蒙三旗军事,其兵力主要为马福祥留下的军队。1924年,第二次直奉军阀战争后,冯玉祥任西北边防督办,马福祥任会办。1925年冯玉祥准备向甘肃进军之前,曾派人进入甘肃刺探军政情况,对于八个镇守使的底细,打探的较为清楚,并且各加评语,冯玉祥将这个情报交给马福祥过目,其中对马鸿宾的评语是“面黑若漆,骁勇善战”,马福祥看了也觉舒服。有此缘渊,所以刘郁芬率部入甘时,在宁夏得以顺利通过。刘郁芬到兰州后,代理甘肃督办职务,以兵力不足,曾许马鸿逵为他的副指挥,调第七师拱卫兰州,意在让甘肃的军队自己火并,好收渔人之利。马鸿宾劝马鸿逵不要轻举妄动,免伤回汉感情。马鸿逵听从了这个意见,按兵不动。192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直系军阀吴佩孚,联合进攻冯玉祥,此时冯部吉鸿昌已率兵一旅援甘。马鸿宾部改编为国民军二十二师,委马为师长,仍任宁夏镇守使。1927年春,冯玉祥命马鸿宾为甘边剿匪司令,率二十二师出击原陆洪涛旧部甘肃地方军队韩有禄、黄得贵等部。步兵第三师、步兵第八师、二十二师五个师,攻下敌城,击毙韩有禄和与韩合作的张九才,黄得贵逃往天津。是年秋,马鸿宾升任第二集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十四军军长。1928年3月,甘肃马仲英等起事,三次围攻导河县(今临夏县)城,冯玉祥命马鸿宾只身赴甘调停其事。马鸿宾去导河亲与马仲英、马廷贤洽谈,对方拒不接受和解。是年冬,刘郁芬指挥各军击溃马仲英等,临夏粗定。孙连仲率军进入青海,马鸿宾随同前去,从中斡旋,将马麟所部编为骑兵旅,开往陕西。1929年春,马鸿宾由甘回陕。冯玉祥命将青海马步青旅(即上述原马麟所部)列入二十四军建制。马步青于是年夏到同州驻扎。渭北各县,仍由二十四军驻防。不久,阎(锡山)、冯(玉祥)倒蒋(介石)之事起、马鸿宾部奉命编为护党救国军第四方面军第七军。郑大章师拨归七军建制。但郑师在河南,并无联系。二十二师师长始终由马鸿宾自兼,兵力仍只一个师而已,适逢冯部韩复榘、石友三、马鸿逵等背叛冯玉祥倒戈投蒋。马鸿宾部也中止了出关之行。冯玉祥因调吉鸿昌率所部到河南前线,所遗宁夏省主席,派马鸿宾继任。1930年冬,蒋介石打败了冯玉祥,杨虎城进入长安。二十二师留防渭北部队由马玉麟、马显诚率领离开陕境返回宁夏,沿路人枪散失不少,实到宁夏的人不过4000,枪还不及4000。阎冯倒蒋失败后,马鸿宾接受蒋介石任命,部队改编为暂编第七师,马任师长,后又被任命为甘凉肃边防司令。1931年,蒋介石任命马鸿宾代理甘肃省政府主席,随后又正式任命为主席。1932年冬,马鸿逵准备就任宁夏省主席职务时,马鸿逵所部三十五师驻在河南,蒋介石令马鸿宾到河南接替马鸿逵任三十五师师长,将第七师交马鸿逵,互换防地部队。1933年春,马鸿逵到宁夏要接收第七师,并催马鸿宾前往河南接三十五师防务。此时马福祥已经病故,马鸿宾、马鸿逵在这个时期因权力上发生矛盾,已不大和睦。1933年,蒋介石令孙殿英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率部前往柴达木屯垦,指示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主任何应钦支持其赴任。但甘肃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却又指使马鸿宾、马鸿逵与青海马步芳合兵堵截,拒孙殿英部进入西北。三马因共同利害关系,遂又联合一致拒孙,马鸿宾亲自在银川指挥作战,历时两月,孙殿英战败,时为1934年仲春。此役结束后,马鸿逵、马鸿宾弟兄之间,又因军队驻地及械弹补给问题发生龃龉,仍闹矛盾,马鸿宾的三十五师仍驻在金积一带。此后,马鸿宾即以中宁为基地,长驻于此。不久,甘肃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命令三十五师向陇东开拔,堵击红军。1934年秋,马鸿宾部三十五师除留少数部队驻中宁等地外,派103旅旅长马玉麟、105旅旅长冶成章,率部向甘肃之庆阳、环县出发,马本人也往陇东指挥。1935年夏,马鸿宾部骑兵曾在六村与红军有所接触,均系小规模战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马鸿宾部编为八十一军,马鸿宾升任军长,所辖仍为原部队三十五师和一个独立第三十五旅,以马腾蛟为师长,马献文为旅长。编制定后,奉命前往绥西抗御日军,由马腾蛟率一部分军队开往前方。1940年,又改以马惇靖(马鸿宾第三子)为三十五师师长。
1939年的沙沟事变,是伊斯兰教沙沟门宦教主马震武之侄马国瑞在固原、海原、西吉一带反抗国民党的一次斗争。时甘肃省主席朱绍良兼代西北行营主任,调动大军镇压,也调马鸿宾协同行动。马鸿宾派团长马奠邦率骑兵两营,步兵一营,前往固原三营镇防御,后来马国瑞被国民党部队在泾原击败。起事群众惧怕国民党报复,十分恐惶,马鸿宾到固原三营当面指示马奠邦到沙沟八只窑与当地士绅、阿訇商议,由马鸿宾出示安民,交出武器。不咎既往,使参加此次事变的群众情绪暂时安定下来。
1940年2月底,黄河已经封冻,侵占归绥的日军,以军用汽车六、七十辆,载运军队及大炮,从托克托县附近过河,向西进犯。马鸿宾部士兵仅有旧式步枪,抵抗不住,向东北撤退,留一小部分战士坚持在前沿阵地掩护,最后全部壮烈牺牲。1941年,蒋介石命马鸿宾为绥西防守司令,驻五原、临河一带,以防日军再向河套侵进。1942年,蒋介石又派傅作义为绥西防守总司令,改派马鸿宾为副总司令,加强绥西防务。1943年,傅作义部完全接替了绥西防务。马鸿宾率部撤回宁夏中宁县进行休整。1947年七八月间,蒋介石计划成立“陕甘宁边区剿匪总司令部”,以马鸿宾为总司令.马鸿逵、马步芳为副总司令,张广君为参谋长,秦怀玺为政治部主任,希望诸马合作,进攻陕北,腾出蒋的嫡系部队加强其它战场。1948年,马鸿逵任宁夏兵团司令官,马鸿宾为副司令官,八十一军军长职务由其子马惇靖升任。1949年8月,兰州解放时,八十一军指挥所一度移至靖远东湾附近,军部及眷属住海原,解放军向宁夏挺进时,八十一军部队及家属均集中于中卫县一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被任命为宁夏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0年3月兼任甘肃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1953年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国防委员会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撤销以后,历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第一副省长兼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防委员会委员和民族委员会委员。1958年又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防委员会委员和民族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大代表,甘肃省各界人民协商委员会副主席。1960年10月30日,因患胃癌在兰州逝世,享年76岁。
在民国以前,河州诸马军事力量为 “西军”时期,仍延续马占鳌降清时的格局,即以马占鳌子系(子马安良)为首,辖制马海宴子系(子马麒,马麟)和马千龄子系(子马福禄,马福祥)。马占鳌降清时,马千龄无军职,后为朝廷镇压回民起义才自组民团成军。诸马先隶属于董福祥的甘军系统,后独立一系,为清廷东征西讨,特别是抗击八国联军时,诸马为当时清军最英勇之部队。民国后,马占鳌子系在政争中淡出历史,马海宴子系和马千龄子系分据青海(青马)和宁夏(宁马),先后投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冯玉祥、蒋介石),逐渐养大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军阀。
青海马家军,简称“青马”。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统治青海(包括今天的青海和部分甘肃)的回族军阀武装,是近代中国一个奇特的封建家族式统制的政治军事集团。在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背景下,体现了勇武、不屈不挠、团结和凝聚力。青马以其士兵的剽悍奋勇,几十年征战中胜多败少。在1949年兰州战役中,青马最终被解放军击败。
马麒(1869年9月23日—1931年8月5日)字阁臣,回族,甘肃省河州临夏县(今临夏和政县)人,马海晏之长子。幼习武,稍长随父从军,初任哨官。1900年其父马海晏死后,由简练军哨官承袭父职。
返甘肃后率部驻防于巴燕戎格厅(今化隆回族自治县)的扎巴镇,倚仗马安良的势力,由旗官一跃而为花翎衔循化营参将。在马安良大旗的庇护下,利用手中的一点军权,把持地方政权,取得了对该地区的撒拉、回、汉、藏等人民的绝对统治权,为其家族统治青海奠定了基础。
1895年,河湟事变爆发,马麒随董福祥军参与平定事变,获六品军功牌。1900年,随董福祥入京,在廊坊等地抵御八国联军。返里后先后率兵驻扎化隆扎巴和循化,1906年升任循化参将。辛亥革命爆发后,曾出兵镇压宁夏、陕西革命军。1912年8月任甘肃西宁镇总兵,并组建宁海军,从马安良西军系统分离出来,成为一支独立的武装势力。1914兼任青海蒙番宣慰使、西宁办事长官。1915年10月任甘边宁海镇守使。1924年被授予锐威将军。1927年任甘肃省政府委员。1928年任青海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同年宁海军接受改编,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二十三师中将师长。1930年任青海省政府主席,1931年因病逝世。
马麟(1873—1945),字勋臣,回族,甘肃省河州临夏县(今临夏自治州和政县)人。马海晏次子,马麒胞弟。幼读私塾,1895年爆发河湟事变,与兄长招募回勇,维护地方。民国时期历任国民政府甘肃保安司令、国民革命军骑兵暂编第1师师长,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军衔。1900年八国联军犯京师,马麟和兄长马麒随父亲马海晏赴北京,参加庚子之役,抵御洋人侵略。父死其兄马麒继统父军,在马麒下任哨官。回甘后承父业,在甘南牧区贩运皮毛、土产经商赚钱。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国民军东下,遂进驻兰州任甘肃保安司令,旋任甘肃骑兵暂编第1师师长。1931年维持兰州政局。6月骑兵暂编第1师移驻凉州(今武威)。同年8月其兄马麒逝世后任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旋正式任省主席。1936年8月迫不得已,电请国民党中央因病休假6个月,蒋介石复电照准,由马步芳代理省政。
1937年4月回到国内,途中在西安停留,经马步青老师马德涵安排,和周恩来会见,同桌吃饭。回到青海后,马步芳不交出省政大权,虽名义上还是省主席,但已不能控制省政。马步芳甚至说他“连自己的家都管不住,还管什么省政府!”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2月白崇禧到青海视察,马步芳与白密谈商定:①改组省政府;②对旧人员一概不用;③将其调任国民政府委员;④青海省党政军事务,统由马步芳负责。不久蒋介石来电:免去马麟本、兼各职,任命的国府委员只是空名。回到家乡癿藏,结束在青海的政治生涯,过起回乡颐养天年的生活。回到家乡后大兴土木,修建园林,悠度晚年,并利用其声望权势左右乡政。
1945年1月,马麟因病在家中逝世,终年72岁。按伊斯兰教礼仪安葬。未发讣告,亦无行状之类文字传世。
马步青(1898-1977),字子云,回族。临夏县漠泥沟人,为马麒长子,马步芳之兄。早年随父马麒加入宁海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长等。国民革命军骑兵第5军军长,第40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步青在台湾历任“国防部”中将参议,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1977年2月9日病逝于台北。
马步芳(1902—1973)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韩集镇阳洼山人,字子香,甘陕回变首领马海宴之孙,马麒之子,马步青是其兄长。
马步芳早年在西宁东关大清真寺当“满拉”,经名“呼赛尼”,入宁海军官训练团。1930年9月东北军入关,冯、阎失利,马麒父子立即拥蒋反冯。马步芳以在西宁组成的青海暂编第一师为资本,布置对国民军余部的进攻;又征得蒋介石方面同意,参加追剿马仲英部的战斗。先以所属第九混成旅第一团由西宁开凉州(今武威)。1931年又亲率部众,自西宁经门源、扁都口进占甘州(今张掖)和肃州(今酒泉)。马仲英被迫退处敦煌、安西、玉门,后进入新疆。同年7月,马麒病死,经马步芳等人软硬兼施,南京国民政府遂改变由王玉堂继任的初衷,发表马麟为青海省主席,任马步芳为新编第九师师长。1932年1月马步芳又兼青海省政府委员,旋又兼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当时胡宗南的中央军第一师进驻天水,有收复青海的意象。马步芳感到压力,遂挑起“青藏战争”,大造舆论,致使蒋介石不得不委令马步芳出兵打退藏军。胡宗南收复青海的计划也只好搁浅。1933年,蒋介石任命孙殿英为青海柴达木屯垦督办,孙率部经包头西进。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对此横加拦阻干扰,迫使蒋介石收回成命。但孙殿英不肯示弱,遂与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在宁夏血战。1934年3月,孙殿英失败。宁夏作战期间,马步芳乘机大肆扩军,又派人在何应钦、陈立夫、朱绍良等处打点活动,将其所部新编第九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军,他任军长兼第100师师长,后又先后兼任青海省保安处处长,青海省政府代主席,西北五省(陕甘宁青新)总长官。1936年曾担任西北剿匪第一路军第五纵队司令,派兵“围剿”中共工农红军西路军。1938年3月,以出任青海省政府主席为交换,所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2军,他仍任军长兼第100师师长,参加抗日战争。1943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集团军总司令,挤走兄长马步青,并兼并其国民革命军骑兵第五军。1945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946年镇压新疆起义和青海玉树起义。1949年5月代理西北军行政公署长官,7月正式任职,积极参加反共内战。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败后,马步芳及马步銮、马继援等逃往台湾,后经埃及到沙特阿拉伯,出任台湾当局驻沙特阿拉伯大使,1975年7月在沙特阿拉伯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