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月归人》 吴祖光(1917~2003)年 创作于1942年 中国戏剧家
剧名是取自于唐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月归人,中的“风雪月归人”一句。也就是剧作者运用唐诗中的苍茫和悠远的意境,讲述了在风雨飘摇的大时代的背景下,名伶魏莲生和青楼女子出身的玉春,以及围绕着他们身边的数个人物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剧作者曾毫无讳言对这一部剧作的喜爱之情时说;我向来不愿意重读我自己的作品,每看一次都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反悔和愧怍。然而重读《风雪夜归人》,却是破题第一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的感觉。我意外地从这里面看见了自己,我才知道自己就隐藏在每一个角落里。那么剧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出爱情的悲剧呢?应该说是经过反复地思考和寻觅的。我们都知道,文学创作的题材,总是与当时的时代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升华。由于剧作者少年时代的家庭环境,使他能够经常接触到些亲友中的富绅显宦,同时又能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也为他积累了深厚的生活基础。他从众多的京剧名伶的生活以及他们的身上发现的他们痛苦和酸楚的故事,经过艺术的提炼和概括,创造出了魏莲生和玉春的这一艺术形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也就能理解他以揭露“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的世界,表达对“柴门闻犬吠”的期盼,以及对“风雪夜归人”的期待了。
剧情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讲述了一个20多岁就已红极一时的,身边围着一群达官贵人,太太小姐们的京剧名旦魏莲生。他出身贫寒,秉性忠厚,富有同情心,也乐于助人,甚至为自己能结交那一些大官阔佬而感到庆幸。
但是有一天,有一个不平常的女子忽然闯进了他的生活,她就是靠鸦片起家的法院院长苏鸿基的四姨太太玉春。她出身青楼,美丽,聪颖,善良,有着一颗善良而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的灵魂。二个人同样是受侮辱,受损害的风尘知已,此刻报团取暖,倾心相爱。她不仅大胆地向他奉献了一片真诚的爱,而且用“人应该怎么活着”的哲理去拨亮他,用叛逆的精神之火去鼓舞他。使得他慢慢地开始觉醒,受到心灵震撼的意识被迸发出来,便决定和她一起出走,去追求自由的,朴实的,真正像人过的新生活。
但是,他们的出走的决定被他人人出卖了,当两人还未来得及逃离时,便遭到了无情的摧残。魏莲生被驱逐出城,玉春也被送给了另一个官僚的徐家做女奴。一段纯真的爱情,一对可怜的情人,最终只落得了天各一方,生死两茫茫的结局,也唱响了一曲以生命为代价的时代挽歌。
20年过去了,玉春在徐家洗尽铅华,默默待毙。魏莲生也流落江湖,受尽折磨。在一个风雪之夜,一个又穷又病的人,悄悄地从坍塌的围墙的缺口上,翻进了苏家的花园,手扶着一颗枯萎了的海棠树,似乎是在寻找他过去曾经留在这里的影子,曾经他们的定情的相会之地。他重返故地,终于怀着美好的回忆,满腔的悲愤,倒在了风雪之夜的雪地之中。一个凄风冷雨的年代,一段哀怨难弃的情缘,一种花自飘零的相思,一场无缘面对的结局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一位作家曾这样地评价;这部戏没有被编织成云锦般的绚烂,而是朴实的裁剪如一套旧戏装,风尘仆仆,汗迹重重。有水袖轻拂,裙玦叮咚;又有簪花袭人,暗香浮动。特别是结尾处,戏子莲生倒毙于大雪纷飞之中,天幕中莲生复活,一把折扇,一袭红衣,翩翩起舞,白雪映衬,真的让人感动。一位戏剧学教授也说;该剧的整体感觉是一种云淡轻风的风格,不疾,不徐,不燥,不烈,两个多小时的观剧过程轻松愉悦,观后给人以花逝雪埋,红尘不再的淡淡忧伤。当然他的女儿也这样地评价说;这部作品是父亲数易其稿,尤其是结尾部分,修改了很多次,而国家大剧院版本采用了最初的表达方式,整体更加强调了人性层面的意义,并且弥漫着淡淡的诗意,这一点我非常地欣赏。
有一段舞台提示,它像一幅意蕴深沉的画,却又具有生命的动感,既抒发了深植于心底的诗情,又给人以哲理的启发,我把它抄录下来,与大家一起来分享。黄昏时候,暮色四合,雪虽然住了,却没有全晴;天色是低压的,灰色的,忧愁的,好像只是轻轻一触便会又有雪花落下来…然而无论是黑的天,白的地,阴沉的走廊,琼玉般的枝桠,都落在无限苍茫的暮色里。雪后的黄昏,园子里荒凉,凄寂,时时有一小团的雪块从枝桠上悄悄落下,虽然听不到雪落在地上的声音,却教人觉得宇宙并没有死去,黄昏还在呼吸。
我以为,舞台的繁华热闹,人生的苍凉悲惨,爱情的无常与命运的变迁,使得剧作者借助这一个浓墨重彩的爱情故事,来探讨人生永恒的真谛,来表现小人物的觉醒和他们的对命运永恒的叩问。他促成了两颗心灵的碰撞,又实现了两个灵魂的交融,也给了读者与观众以深长的思考。
我也以为,该剧以其含蓄质朴,现实主义与诗意灵性并存的演绎方式,平和舒缓,哀而不伤的艺术风格,还有惊鸿一瞥的神来之笔的结尾处理,一定会打动不同年龄层次的具备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
话剧结束了,它让我看到了在大红大紫的背后,是世人所看不见的贫苦;在轻颦浅笑的下面,是世人体会不出的辛酸中走出来。事实的教育,也升华了我的思想认识。我喜欢吴祖光的话剧,也喜欢他的其它的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