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绩主义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引发广泛反感。从网红“羊毛月”事件所引发的争议中,我们可以深入剖析优绩主义背后隐藏的复杂社会现象,特别是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应对这一现象。
优绩主义当前的表现形式多样且渗透于社会各个层面。在就业市场上,它体现为过度强调学历、工作经验和过往业绩等量化指标。许多企业盲目追求所谓的“优绩人才”,使得求职者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刚毕业的“00后”。他们可能因为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或者不符合某些刻板的优绩标准而被拒之门外,而这种情况被简单归结为求职者自身不努力,这无疑是不公平的。在社会资源分配方面,优绩主义倾向于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那些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个人或群体,如一些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过于看重高学历、高职称等,而忽视了其他具有潜力但未达标的人群。
优绩主义引发反感的根源,从政府职能的视角来看,主要在于它与社会公平公正的背离以及政府公共服务目标的偏离。
首先,它违背了社会公平的原则。优绩主义假设所有人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然而现实是,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差异巨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的发展机会。政府的职能之一是保障公平的社会环境,而优绩主义却在这种不公平的基础上对人进行评判,导致弱势群体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愈发艰难。
其次,优绩主义偏离了政府公共服务的目标。政府的公共服务旨在提升全体公民的福祉,而优绩主义可能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加剧。那些未能达到优绩标准的人群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资源,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为了走出“优绩主义陷阱”,政府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一是完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育是个人发展的基石,政府应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投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通过政策引导优秀教师到偏远地区任教,改善基层学校的硬件设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机会,避免因教育资源的差异而在起跑线上就被优绩主义所束缚。
二是构建多元包容的社会评价体系。政府应引导社会各界建立更加全面的人才评价机制。在就业政策方面,鼓励企业不仅仅看重学历和工作经验,更要关注求职者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政府自身在公共服务岗位招聘以及各类人才选拔过程中,也应率先示范,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三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在优绩主义体系下取得成功的人群,政府要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给予兜底保障。这包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就业培训和再就业机会等,确保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有尊严地生活,而不是被优绩主义的单一标准所淘汰。
四是推动社会文化建设。政府应积极倡导一种积极健康、多元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鼓励人们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选择,摒弃那种将财富和地位作为唯一成功标准的观念。通过宣传正面典型案例,引导公众认识到成功可以有多种形式,无论是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基层工作者,还是在传统手工艺领域默默传承技艺的工匠,都应被视为社会的成功者。
优绩主义所引发的问题需要我们从政府职能的角度进行深刻反思和积极应对。只有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和谐的社会,使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空间,避免被优绩主义的陷阱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