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参加了今年的青岛器乐大赛,成绩是正常水平。6月27日在海洋大学逸夫楼举办了颁奖典礼,组委会说不管名次如何,必须给每个参赛的孩子一个郑重的登台领取奖牌仪式,以表彰他们在炎热的六月从初赛到决赛每一场辛苦的付出。所以这个周末的下午,可容纳三四百人的小礼堂几乎坐满,老师、孩子和家长其乐融融、一片欢歌。
还没有开场的时候,就看到五六个孩子手捧花束鱼贯穿入,可能是鲜花还不算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更多还是出现在各类仪式的场合中,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主办方安排的一个互动环节。
颁奖典礼如约开始,在铜奖、银奖和金奖的颁奖仪式后,都会请三四个孩子现场表演,由坐在台上一侧的评委当场给予指正或鼓励,本次大赛的评委都是很有资望和久经历练的老师,也算是现场版的名师课堂。对于在座的家长,这个时候都分外关注,侧耳聆听,尽量想多得到一些专家的建议和指导。
有一位声乐评委,也是海大的教授,她在点评一位铜奖的大男孩时,首先提到的是这个孩子很快乐,他并没有在意自己只是一个铜奖,也没有介意跟那么小的孩子一起领奖,而是欢快、几乎是跳着蹦到台上,声情并茂地唱了自己喜欢的歌,真心想得到老师指点。这位评委说,成功的秘诀是快乐,那些乐呵呵地笑着上台领奖的孩子,以后才会走得更远。然后,她建议这个孩子注意气息,一定要控制住,声乐不是靠嗓子去喊去叫,而是气息的合理振动,说完演示了用嗓子和用气息发音的不同效果,就是一声简单的“啊”,这嗓子开得太过惊艳,立时震响整个会场,浑厚嘹亮,缭绕余音,听起来还舒服。教授说得也很激动,亲自站起来,左手摸着喉咙,右手扶着后腰,给场上选手细致讲解如何做到贯通气流。台下的家长也不管自家孩子学乐器还是学声乐,全都不自觉地站起来跟着做,一色地学着吸气呼气。
青岛的比赛,也有部分韩国选手参赛,虽然人数并不多。评委席就坐的就有一位韩国老师,三十多岁,身穿一件大红色的抹肩小衫和同色喇叭长裤,外罩及膝的黑色网状长衫,直发,淡妆,像所有的韩国女性一样,得体大度。当一个中国小孩演奏完钢琴后,主席请韩国老师介绍一下她的教学经验,家长自然也很关心这个话题。韩国老师轻轻微笑着,发音并不标准,但很努力很认真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她说:第一,要爱自己的老师,既然选择了这名老师,首先需要的是信任;第二,要听老师的话,按照老师安排的时间和要求上课和练琴,不要自己随意改动;第三,要爱护钢琴,跟自己的钢琴多亲近,保持良好互动;第四,青岛有许多优秀的钢琴教师,孩子们要好好地跟他们学习。同所有的家长一样,我也觉得这是外籍人士的谦虚之辞,并没有听到我们极度渴求的技巧或战术规则,这样一段堂而皇之的经验和指教很快就被大家抛到脑后,直到这名韩国老师针对台上小选手的弹奏说了要注意音色和节拍的问题,大家才觉得终于得到一些想听的内容。
颁奖典礼就这样进行着,各种贺词,各种发言,各种指点,各种经验,一小时,两小时……这可能是我们中国家长等待的极限,已经领取奖牌和证书的孩子开始被大人陆陆续续带出场。就在金银铜奖牌全部颁发结束的时候,我又看到那几名手捧花束的孩子,他们在主席台前跟工作人员简单地交流。之后,这几名孩子走上台,把手中的花束献给台上的五位评委,还有一名孩子把花献给了主持人,我听到正在主持的老师激动地说还有她的一份儿。
我这才发现鲜花的环节并不是出自组委会安排,而是这六名孩子自发组织的。等到主持人请孩子们说话的时候,看到他们之间彼此在用眼神交流,表情有喜悦也有羞涩,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拿起话筒,说是献给老师的,就是想感谢自己的老师,也感谢所有的评委老师。之后她旁边同龄的男孩子接过话筒,没有多言,仍然是一句简单的感谢老师。听到他们并不流利的中国话,大家才明白这些孩子全是台上那名韩国老师的学生,也参加了本次比赛,刚才他们的交流是推选一位中国话说得最好的,在最后的时刻他们用这些简单的小花束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和兴奋。
这是一个不在大会进程表里的情节,场上的评委并不知晓,都对收到的鲜花感到意外和激动,只有韩国老师神色自若,她一直都在开心地笑着,围在她跟前的孩子显得特别亲昵,自然且愉快的耳语着,而她也不时看着离她位置较远的孩子们,听孩子们发言时,眼睛更是瞪得大大的,笑得也更加甜蜜和知足。所有的举动都表明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愉悦,发自内心,真情流露。对这名老师和这些孩子而言,这一刻,这一个下午,乃至所有学琴的课程全都是温馨而值得回味的,没有名次和成绩的羁绊,没有苦练和竞争的煎熬,所有的时间都是良性、活泼、充满音乐性的,既然弹琴,那就好好爱琴,学习音乐也享受音乐,虽然不会每个都是最好,但却会各自美丽。
有句话说:礼貌是“熟人社会”的粘合剂,而教养是“陌生人社会”的协作规则。这间小小的礼堂,台上台下到处都是中国人,此时此刻,我却觉得这几名本来是异乡的韩国师生在我们中间熠熠闪光。灵光乍现一般,韩国老师的教学经验再次回旋在脑际:第一,要爱自己的老师;第二,要听老师的话;第三,要爱护钢琴;第四,青岛有很多优秀的老师,要好好跟他们学。是的,她的确讲得很谦虚,但并不是虚词,因为她和她的学生的确是这么做的。这几条用最朴素的话说,就是尊师重道,我们打从孔子这代先哲开始,就在孜孜不倦地讲述的一个基本道理,“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反倒被一个韩国老师现身说法。
今天的东方人已经不能再用含蓄、内敛、不善于表达感情来定义和概括,爱不是一种盛装的演出,真正流露的时刻也不会让人不好意思,它是一种温和的涌动、流淌和呈现,让人心安定,气安详,调准频率谁都能感觉和接收到。在标准的成功学教育体系下,家长对孩子的目标指向单一,考试和学位成了衡量智慧的标准,而对人生真正的心智问题予以视而不见。我们并不是没有给老师送花,在教师节、妇女节或其他节日,家长都能想到,但那更像是一种礼节和仪式。名义上是感恩和赞颂,隐藏的却是要做到跟其他家长一样,孩子递给老师礼物时也没有任何感情上的触动,和今天韩国小孩花心思想着感谢自己的老师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等到孩子们下台后,评委们也再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看到刚才那名声乐教授很是激动,她无不感慨地说道:“我教书三十多年,学生获奖无数,就在今天的比赛里,依然有获得金奖的选手,但没有看到一个学生献花,也没有看到一个学生给到场的指导老师献花。这束花并没有多少钱,做老师的也不是自己买不起,它代表的就是一种感情,感恩之心。人的天资不同,技艺有别,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艺术家,但提到教育,不论是哪种教育,它的根本首先是要育人。韩国的老师和学生,先不论他们的艺术成就,单就手里的这束花,真的是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这时候颁奖仪式已经接近尾声,场下一半甚至一多半的位子已经空了,我远远地看着台上的那名声乐教授,同她最开始的意气风发相比,这时的语气更为诚挚,但也有一丝深深的落寞。等所有的仪式全部结束后,小朋友和她的指导老师刘老师上台合影的时候,我也只能遗憾地自责:真的是没有想到,也没有准备好那份感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