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外部接收到一个新的信息的时候,我们会应用已有的认知体系对该信息方向性、可行性进行认知、归纳,总结到已有的认知体系上。而这种归总因为大脑的局限性而导致了该信息的简化,该信息也被简化到我们能接收到的性状状态。毋庸置疑:我们认知的本性是片面的。
我们对认知的思考和实践,其实本质上都是对这种片面性进行延伸,也就是用它来触碰其他体系上的认知来达成这种认知的延伸。
或者从某些方面来说,思考和实践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认知活动。
而我觉得只有思考成熟(成熟即一个既定的度)后,才会将思考进行实践,这是避险有永恒前提条件。
这种成熟度其实是相对于认知与实践重要性的衡量;举例来说,对“喝酒会醉人”和“喝开水会死人”,我们会优先用已有的认知体系来认知这两条信息到达到初步的认知:酒是什么样的,开水是什么样的;然后我们会继续认知,思考他们喝下去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最后根据已有的认知体系归纳出具体的可行性。而后,但遇到酒、开水的时候,我们就会动用到刚刚我们的认知过的实践严重性进行区别对待。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得到了螃蟹的美好味道,但这是建立在螃蟹无危害的情况下产生的,那么反过来想,如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螃蟹毒死了呢?
以上是我对认知体系认知时的思考性和实践性的思考。
2017年2月18于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