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学时只到文字美,眼里的莲花,并没有生辉,有感觉的只是那个白胖的莲藕。要说高洁,那是古人不与世俗的的风范,学生时代的我辈,没有那个境界,常常想,古人每天吃得太饱,成就了今天浩如烟海的文学常识,到生出几分狭隘的恨意。
今天想起来这句话,源于好友的经历。今听好友吐槽职场种种,同情不已。想来,一个没有心机不会走上层,做不出溜须拍马之事,又不愿同流合污的弱女子,怎样在污泥中生存。这些污泥专好拉帮结派,猎奇探私,不思工作,只知闲来生事,嫉贤妒能,唯恐天下不乱。躲避等于被孤立,且被看做另类。每日陷于这泥沼中,心情可想而知。
为什么学生时代还算正常的个体会在走向社会后,汇聚成污泥式的群体?是人的本质变了,还是环境所致?想来,事物的腐烂是由内而外的,三观扭曲,自然影响行为。人的本质终究没有抵挡住环境的外在影响,率先变质了。我庆幸我的好友们没有变质,但不幸的是,他们却被包围在变质的群体中。
A君,985博士毕业,文科,返回省内高校任职,初入职场,不服水土,经历了各种排挤,原本描绘的美好图景,霎时间风雨密布。A君深刻反思,痛定思痛,选择改变自我来"迎合‘’这个不规则的环境。
当被迫放弃理想,放弃自我的时候,也是人生由五彩斑斓走向灰暗的时候。为了能生存下去,不得已选择伪装自己,选择收敛光芒,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B君,职场多年,理想主义情怀,眼里不入泥沙。对于周遭无聊之人,实在难与之为伍。自然,独来独往,被众人视为孤傲的另类。心灵的世界,装不下潦草的现实,不去潦草人生,那就精致自我。
大环境是个体无法改变的,个体能改变的只有自我。改变自我,不是为了迎合环境,是为了让自己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快乐的真谛。我们常常不快乐,越长大越孤独,烦恼得不知所措,也是过于在乎眼前那个现实。索性放开一些,这道门紧闭着,那就推开另一扇窗,人生可以有许多精彩的可能。出不了淤泥,做不成高洁的莲花,就做一个白胖的莲藕吧,纵然心里千疮百孔,也依然洁白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