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生都在履行他在五四时期对中国社会的承担:“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年轻一代“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鲁迅与青年的关系中,所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
因此,他拒绝做青年的“导师”。——这体现了现代民主与平等的精神,更是一种鲁迅式的清醒:他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他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欲挣脱而不能,自己也在寻路,“正不知哪一条好”,何能给青年指路?他更深知,“在进化的链子上”,自己不过是一个“中问物”,“应该和光阴偕逝,逐渐消亡,至多不过是桥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范本”。
因此,他对青年一代,最主要的告诫是: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人,“何须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要自己把握与创造自已的生命的路,“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如果“真要活下去”,“就该先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祖咒的地方击退了可祖咒的时代!”
鲁迅一辈子甘作培育年轻一代的“泥土”;当众多的教育家鼓励青年争当“天才”时,他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演讲中,对青年学生说:“在要求天才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
他进而提倡“泥土精神”。其要点有二:一,“要扩大了精神”,“收纳新潮,脱离旧套”,自己先作现代中国人;二,“要不怕做小事情”,“执着现在,执着地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耻最后”。
在我们已经读过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里,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他又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从历史到现实,这样的实实在在的“泥土”精神已经构成了一个传统,鲁迅显然期待青年一代能够延续这样的精神谱系。
(钱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