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从这一篇开始,我会每周分享一些自己目前理解和整理总结的东西(主要是针对安卓,和我目前的工作有关系),也是基于我上一篇所提到的,希望提升自己在与产品以及交互上的理解,也作为以后工作的一份自查表。本应该按列表顺序写下来的我,突然决定从目前整理的相对完整的章节开始写,后面再进行统一的排序吧。话不多说,这一节我们来聊聊页面的打开方式。
打开页面是我们操作一个应用时必不可少的一步。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以用户的使用场景来写这个目录,并列举我们会遇到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目录
从桌面打开应用页面
在应用内打开其他页面
通过一个应用来打开另外一个
一、从桌面打开应用页面
这个不用多说,每个人每天都会从桌面打开不同的应用,思考一下这个使用场景,大概会有这么一些问题是需要去考虑的:
①打开应用页面的速度
可以从首次进入和再次进入两个场景进行考虑。用户等待的时间,多久合适,如果较长,是否考虑加入动画。
②首次打开应用时,是否需要有启动页、引导页或登录页(下一篇我详细讲一下这个)
③通过桌面菜单键打开
保留原有应用的浏览状态
④通过通知栏打开
通知栏的引导设计、页面的打开位置...
(...)
二、在应用内打开其他页面
①页面等待时间
②考虑之间页面的衔接动效,目前主流有这么4个:
弹出、侧滑、渐变放大,其他(比如翻页等)
③如果页面需要点击滑动才能打开,考虑点击滑动的范围
④加载占位图、进度指示器
通常情况下,如果页面包含图片或视频的时候,打开都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目前大多数应用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先展示文字,图片的位置先用占位图来表示,后面再加载上来。(这个概念最早出自Google产品总监,《Web表单设计》作者,Luke Wroblewski于2013年9月17日发表的博文《Mobile Design Details: Avoid The Spinner》里。)不过图片也分是内部获取和从其他渠道上获取,如果是应用自带的图片,出现一般都不会有延迟的现象。而从其他渠道上获取再在我们应用上进行展示的时候,中间的获取加载都需要时间,所以会有那么几秒的延迟。
而进度指示器分为活动指示器(菊花转)和进度条两种。它也是为了缓解用户等待焦虑,以及告知用户系统正在做加载这件事情。设计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带给用户的体验未必优秀。
⑤智能加载(适用于打开图片多的页面)
拿蚂蜂窝来举例,我们看蚂蜂窝的游记的时候通常都会有很多图,它这里就加入了智能加载,识别用户的手机是使用自己的流量还是wifi,流量的情况下会推荐你选择无图模式。
(...)
三、通过一个应用来打开另外一个
①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通过跳转来完成,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使用场景:
1.分享
大多数应用都会有这个功能,比如带有社交属性的应用、阅读器,地图等等。
需要考虑的是:选择哪些分享的平台,展示出来的分享平台数量,分享按钮的位置,分享到那个平台的展示方式...
2.查看信息
比如像美团中的查看地图,点击路线后会提示跳转到地图工具。
比如广告点击跳转,会跳转到相对应的网页或应用的下载链接。
3.评分、下载
通过产品内部的评分引导,下载入口跳转到应用商店进行相关操作。
4.文件格式不支持直接查看,需要跳转其他应用才能打开
5.账号授权
②考虑闭环,是否需要跳回原来的应用,如果需要,如何引导
页面的打开方式大概就是这么几个场景,内容可能还有遗留,后续还会陆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