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信息全面碎片化,你有多久没有注视过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最近得空会在听郦波老师讲的曾国藩家书,有段讲到曾国藩坚持外出打仗时给父母兄弟妻子写信,哪怕儿子只有9岁,也会单独写一封给他,而且他自己坚持写日记30多年,直至去世前一天,连去朋友家吃酒这样的小事情也有所思考。是以,关于他的生平,家训,为人处世,以及不同阶段的成长变化都有完整的记载,其气节,其修养,为后世说颂扬。
我一直认为文字的力量不只是记录,还是一种自省,能踏踏实实盘点这一天的经历的人,一定是认真生活的,没有丧失对日子的热爱的。
前天哈文给读者的信,讲述她和李咏爱情故事的内容很快登上热搜。信书于2009年,一些恋爱前后的细枝末节饱蘸着幸福娓娓道来...岁月不居,爱人故去,但从那些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满满的爱和温暖,相信这份爱也会在今后的寒来暑往里给予她熨帖和宽慰。
记录一件小事,也许并不是什么难事,现在也有朋友圈微博等帮我们记录。但坚持记录的人却很少。
我一直觉得是互联网上各类APP.严重切割了我们的时间,才会让原本亲密的爱人朋友家人坐在一起,却宛如隔着银河系。
但事实上,科学技术并没有错,错的只是我们对待寻常日子的态度变了。
人到了一定年纪或者阶段,大约都会感到世事的平庸和乏味。可是轰轰烈烈跌宕的传奇人生毕竟是少数,唯有去真实的生活里找寻:
有人不管多晚都等你回家,多么恶劣天气都去见你
有人虽然嘴上嫌弃你能吃会胖,但去超市的话你爱吃的水果和零食都带一份回来
有人看你面对方案愁眉不展,悄悄帮你泡好了咖啡
有人不管你有没有钱,都无条件相信你讲的童话故事
...
一件件一桩桩,虽则寻常,却惊心动魄。因为,他们本不必这样...
假如我们能细细体味,想办法记录,那一定将是一部厚厚的爱的史诗。
前两年春节,一对父女坚持30年一起拍春节合影的故事登上热搜,羡煞旁人。然而我们的羡慕,不过是因为这是想得而不可得的。
与其羡慕,不如从今天开始去做。
特别喜欢网易云音乐的一条热门评论:
我想做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
这个愿望听上去有点惊悚,但细细想来能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对对方十分了解和熟稔并用心记录了ta的一切。这是比说一万次我爱你都动人的表达。
一个凡人,却是别人眼里的耀眼星辰,多么奇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