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哈皮波白话试译:
曾子得了重病,将门口候着的弟子们叫进来:“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可以轻松了,小子们!”
哈皮波赏析: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认为子女的身体发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授受的,因而我们经常提及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另外一条,便是子女损伤自己的身体视为不孝。在这样的文化意识笼罩中,子女们要不违背孝道,应当尽量保全自己的身体。所以曾子引用《诗经》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阐明自己一生中对自己的身体包括手和足和体惜的谨慎。在一场大病之中临死之前,他让弟子们检查自己的身体是否完整,得到弟子们确认之后,心里才放松下来:直到死亡还是保存着完整的手足,自己对父母的孝也终于得到了圆满的结束。
对父母的孝和体惜自己的身体似乎变成了负担,只有在临死的时候才能放下。但也正是这种负担,让人的一生稳重,失去负担,人虽然轻松自在了,但也临近危险了,因为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人就变得不那么谨慎了。
这种传统的孝文化在当今是被视为腐朽的。如果有人再提无后是不孝的时候,他肯定被视为老古董,僵固不化的怪物,扣上封建和落后的帽子重重挨批。
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值得参考的价值。子女对于自我的身体的爱护,在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种对父母的爱。子女的身体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最焦心的仍然大多是父母,让父母忧心,便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虽然我们一方面强调自己的身体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父母的授受,反对父母的霸权控制。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认识到子女与父母之间存在血脉的联系,这是无法斩断的连接。子女的身体并不完全属于他自己,更属于与他连接的亲人。这便是人类的感情连接。
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感情上的连接,对父母的爱,从爱惜自己的健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