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魏文帝曹丕在王粲葬礼上带头学驴叫,今天又看到了一篇。
原文如下:
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灵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译文如下:
【译文】孙楚恃才傲物,很少敬服别人,只是一直很敬重王济。王济去世,当时的名士们都来吊唁。孙楚来得晚一些,对着遗体痛哭,宾客都感动得流泪。他哭完后,朝着灵床说:“你平时喜欢听我学驴叫,现在我为你学一学。”因为学得很逼真,宾客们都笑了。孙楚抬起头说:“可惜的是让你们这类人活着,却让这个人死去!”
我有点奇怪,莫非魏晋时期学驴叫是一种新潮?查了下资料,果然有这种说法。
那时的名士恃才傲物,行为举止放浪形骸,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多少有点不正常。像竹林七贤藏在竹林里饮酒作乐纵情高歌,还算能接受,更有甚者服下五石散光天化日之下裸奔装疯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奇葩爱好,那就是听驴嘶,学驴叫。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曹丕的驴鸣之吊。
《后汉书》中也记录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汉平帝时期的戴良,因为母亲很喜欢听驴叫,他就经常学驴叫给母亲听,这个孝子还在当时传为美谈。
为什么非得学驴叫呢?
有两种说法:
第一,驴在魏晋时期数量稀少,非常珍贵,很多名人都认为驴的叫声悦耳动听,甚至会刻意去模仿。
第二,有人认为是驴的声音比较洪亮,有音乐感,各种长鸣完美融合音律。
魏晋时期政治高压,可能文人名流也只能用如此标新立异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苦楚和恐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