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苦行者,画笔传递尘世的美好和忧伤,绘画一直在路上。

我认为,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忧伤的,中卿说。


                                                                            不画画的时候,烟不离手的中卿

这是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他高大瘦削,坐在沙发椅上,显得沙发空荡荡的。接下来,他时而流畅的表达对艺术的见解,时而望向窗外的青山,下午的时光就这样在侃侃而谈与沉默中流逝,浑然不觉,我没有追问,因为我知道他心中有整个世界,需要表达。


中卿说,远方有多远,有多美,永远都是谜题

他坐在那里,眼神清亮,散发出静谧的气质。对艺术的感悟独到细腻,让你以为这样一个内心充满柔情和悲悯的男人就属于杭州这样婉约的烟雨江南,然而他却是来自西北的汉子。

秦汉大地喂养出来的粗犷和孤傲,都体现在画作之中。



他钟情于描画分歧的地区景色。在北方景色的描画中,他多用大面积的色块、整体的笔触,以表达北方的雄浑与壮阔,安好中仿佛又透着一种张力、一种呐喊;


在江南景物的描画中,丰硕的笔触恰如其分的描绘出了江南的潮湿、细腻,整个画面仿佛有一股潮气劈面而来,江南小景共同精妙的描画手法,如泣如诉.....

《初冬》布面油画 尺寸:65cm*45cm

西方的油画媒介来表达中国的抒情意境。



他的画面中喜欢呈现古老破旧的房屋,我想是某种情怀的缘故的,但破旧的房屋在他的画面中又有了新的生命,读中卿的画,凝重,沉稳又不失典雅与活力。他画中的古镇老巷,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从构图、色彩上都有自己的一种美学理念。


《追忆》布面油画 尺寸120cm*80cm


他对画面的节奏感把握准确,中卿说:画像容易,但在一幅画中把自己当时的感受,以及对物体的理解去画出来,那就比较困难。

当他看到一个景的时候,首先不是着急动笔,而是去尝试把自己融入这个环境中,去感受它。这样他觉得才能更接近真实表现出他眼中所看到的景。


《一窗一世界》布面油画 尺寸:80×60cm


《随风飘向远方的云》布面油画  尺寸:80×60cm

乍一看他的画面整体色彩偏于暗沉,但善用光影他却在画面中埋没着光的影子,多样的色彩表达却又不失同一,绽放出一种古典油画的光影魅力感受当中的纷繁逼真的意象,易生出时空穿梭之感,这一瞬,让你走在清晨砖石斑驳的古巷,感受阳光的温暖,下一刻,你的指尖触摸到被露水沾湿的雕窗,闻到腐朽而又清新的木香。


《云说》布面油画 尺寸:80×60cm


《雪山下的草场》布面油画尺寸:80×60cm

谈到云南写生之旅,中卿笑称,完全在计划之外,从有想法到出发只用了一天时间。临时起意,为这次写生增添了几分历险的意味,这对于绘画的人尤其重要,能直达感官的刺激,让这次写生的灵感源源不绝,对自然风光的感知和传达酣畅淋漓。然而仓促出发也带来一些不便,比如习惯了移动支付的杭州生活,并没有取很多现金,只能在高速路和旁人用支付宝变现。再比如,画框没有充分准备,画到一半,就已经“断炊”,等待画框到来的日子,即空虚又焦灼。


终于等到的画框

“我和绘画的关系,我想是一种融合,这种融合让我能感受这个世界并且通过绘画传达出来。”

不管是清新还是沧桑,喜悦还是悲情,他笔下的画作,可以带来让人内心微微颤抖的感触。

不管是清新还是沧桑,喜悦还是悲情,他笔下的画作,可以带来让人内心微微颤抖的感触。


《玉龙山下》 布面油画 尺寸:80cm*60cm

谈到写生途中遇到的人和事,他打开话匣子就停不下来,变得格外健谈,比起谈论艺术时的深沉老练,这时更像个充满好奇心的少年。


被围观

比如说,不会说普通话的纳西族老奶奶还非常乐于与这些外来的画家沟通,小心翼翼的问这问那。


客栈里的萌宠阿黄和甜心。



躲雨进了护国寺,大和尚善意的请吃斋饭。


束河古镇巷子里,大雨中踽踽独行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中卿如是说。

我问为什么呢?

下着大雨,也不躲避,一个人走在路上。这么孤独,一定有故事。


雨太大了

那么你怎么看待孤独呢?我小心翼翼的问。中卿答的坦然。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孤独是难免的,坚持画画,传达自己的美学理念和艺术感悟,虽然孤独,但是能体会到非常珍贵的美,悲怆的美,这种美不能与人分享,不能表达,更加剧了孤独的厚重感。


《岩下村景》布面油画,60cm×80cm

谈到画画、人生和未来,中卿非常坚定,他说:“有些人就是为绘画而生。画画带给我快乐,痛苦,迷思以及开悟。”

“我从拿画笔的那一刻,就知道我一辈子要干这个。”那个时候,我才12岁。”他露出干净的笑容,我却内心在想,他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人,在人生铺开卷轴的初始,就知道自己为什么奋斗一生。这个世界上多数人,庸庸碌碌在到达终点的时候发现自己双手能够握住的只有两把黄沙。所以他,更坚定,沉着,不慌张,不浮躁,有一种宿命感。

看着这张晒的黧黑的脸,写生很苦吧?

不苦啊,他笑笑。暴晒,严寒,顶着细雨和烈日作画,一画就几个小时,常常感觉到身体的酸痛和抗议。危险和意外也是常有的事儿,比如这次写生归途中在高速路上遭遇了爆胎,前后左右都是大型的货车,他说那一刻只能死死握着方向盘,离死亡很近的时候,就会格外珍惜生命的丰盛和美好。

我问他,你怕么

怕,但是不后悔,比较担心车里的画没有着落。会随意散落在路上和被人丢弃。


满满的一后备箱画

虽然追求美的过程艰难曲折,但是他说,画画那一刻精神是清明的,心灵是放空的。这种愉悦无法形容和取代。

这是真正的勇者,有开山劈路的决心,更有细嗅蔷薇的柔肠。身处苦旅,不以为意,还能自得其乐,这是中国古人诗意情怀寄予山水的传承,也是现代笔触与传统文化的承接。

喜欢他们,请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追逐太阳奔跑的人”一起进入艺术的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