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都在职业生涯开始之初就给自己做了很多限制。其中一条就是不做销售。诚然,有些销售不能做。诸如电话销售这样的工作,靠着从茫茫人海中非法获取的私人信息,一遍遍打骚扰电话的行为不但让人生厌,更让销售人自己产生挫折感,丧失信心。
如果有机会在一流的公司,学习正确的销售技能,向客户推荐自己充分信赖的产品,最终成为客户身边的资深顾问,这种销售,是非常有前途的销售岗位。这种销售工作远不是卖东西给客户,而是帮助客户做出正确的决策。希望大家不要因为不了解,或者是偏见,早早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给封死了。
随着主流公司架构越来越扁平化,调整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岗位职责变得模糊,想要判断自己是否在核心团队,越来越难了。最早,公司最重要的部门,是销售;因为销售带来收入;然后,随着公司扩张,现金流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财务部门的价值逐渐被重视。未来,企业的发展依靠人才,人力资源的价值会被企业意识到……我觉得,定义核心部门的一个重要考量,恰恰是:你的岗位/部门距离钱有多近?
职场是非常现实的。你提供给企业的价值,都是以收入来衡量的。如果你提供不了足够惊艳的价值,即使在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得再出彩,你也仅仅是刚刚完成KPI而已。传统B2B行业的市场经理,无论你组织多么成功的活动,带来多大的线上影响力,你提供的价值都没法和一个一流的销售相比。因为企业的购买行为,和冲动个人消费不同,这不是一个市场经理通过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一次市场活动,或者一个调研报告,就能实现的。想要拿到客户的预算,需要的是一个能时刻站在客户身边,帮助推进流程,解决阻碍的优秀销售人员。这告诉我们,离钱越远,也就更缺乏话语权。
如果换到B2C消费品行业,事情就变了。一个产品卖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品牌定位,代言人和投放策略。那么问题又来了,离钱远就没前途吗?互联网圈还真有点不同。全球有能力做搜索的公司屈指可数,能做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的公司,同样屈指可数。虽说大家总在骂百度,但你不得不承认,百度的技术在国内依然是最顶尖的。行业壁垒太高,收入并不像普通企业那样依赖销售,客户会自己找上门来的。另一个例子:字节跳动。如今的线上广告投放行业,字节跳动逐渐反超百度。头条系产品的成功依赖于强大的算法。在用技术和产品搭建出足够高的壁垒的企业里,我们才有资格说不用离钱太近。
对于人工智能,软件开发,数据中心这些岗位,之所以有那么高的薪资溢价,恰恰是因为他们有能力为企业搭建足够高的壁垒。企业借助这些优秀的技术高手搭建了企业的护城河。因而我们才会看到“华为百万年薪签约博士”的新闻,不管这些博士是不是货真价实,但华为花钱的目标是明确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以为离钱远,但实际上离钱很近的岗位。比如说你在小红书的用户运营团队。在运营圈的鄙视链里,用户运营总比内容运营和新媒体运营,要高那么一点点。公司要从投资人手里拿钱,投资人看的不是现在挣多少钱,而是未来能挣多少钱的潜力,而这一点恰恰取决于活跃用户的规模和增长速度。这也正是用户运营的核心工作。
不过即使是这种互联网企业,到了2019年,也开始追求收入。Keep在今年上线了多款新产品:Keep运动手环,健走机以及「Keep-Lite」轻食。而知乎也推出了最新的机构号商业版,帮助企业在知乎获取流量,提升转化效果。不赚钱,企业就命悬一线,随时可能出局。
在用户增长放缓,融资变难的今天,即使是互联网独角兽公司,也必须要把商业化、赚钱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商场如战场,没有创新和变现能力,这个时代便没有你的位置。同理,职场亦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