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先生写作课-概念:头脑风暴即概念风暴

1,概念

头脑风暴这个词是一个概念,里面蕴含了大量的信息。

根据维基百科:

可以由一个人或一组人进行。参与者围在一起,随意将脑中和研讨主题有关的见解提出来,然后再将大家的见解重新分类整理。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提出的意见和见解多么可笑、荒谬,其他人都不得打断和批评,从而产生很多的新观点和问题解决方法。

这一段信息很复杂吧,估计少有人能够完全的表达出来。但为什么一旦有人提出用头脑风暴解决问题时,所有人就按照上面所写地操作起来了呢?

其根源在于我们已经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度的内化,我们已经对其所涉及的信息进行了有效整合,大脑也将之作为概念储存起来了,用于社会生活之中。

从生理构造上而言,人类的记忆过程是一个零碎信息的整合过程,整合信息的过程称之为组块。组块的一个必然阶段便是概念,概念的形成有助于不断优释放脑认知空间,从而使大脑能够容纳更多的概念,提高认知水平。

然而,概念不仅仅具有节省认知资源的目的。对概念进行拆解有助于认识事物与提升思考能力,概念中往往还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信息,辅助我们对事物的理解。

那既然概念这么好用,我们就需要充分利用,下面介绍一个工具——概念图。

2,概念图 

概念图是概念之间联系的全景图。

其本质上是通过对于大脑的知识网络进行模拟,将相关信息内化入大脑,方便人们掌握、构筑与提取信息。

概念的联系过程,生理上表现为神经元的连接过程。一个人外部知识网络的形成与神经网络的激活直接相关。

下面用两例子解释下概念图怎么使用。

第一个例子:热点的拆解 

说道热点,一般人的反应是什么呢?简单,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就行了。

首先,先从自己出发,找一个场景,自己上一次关注的热点在哪?知乎,微博,贴吧,还是公众号?这些都是媒体,大众关注度挺高的,基本上是话题榜前十的,我还和我同时聊了来着。

其次,把概念提取,【事件】、【媒体】、【公众】、【话题】、【局外人】。

最后,把这些概念的逻辑关系弄清楚,概念图出炉。

第二个例子,信息如何成就写作


以本文的思路,信息首先要转化为概念图,然后通过概念图明晰信息或者概念(高度浓缩化的信息)之间的逻辑结构,逐渐将之融入到己身的知识网络之中,最终便于大脑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储存。

写作如何在这个过程吸取有用成分呢?概念图能够理清写作思路,拆解后的逻辑结构能够帮助写作更好的表达,知识网络更是会成为写作的源泉。

3,概念图的目的在于内化而非记载 

一个好的概念图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这次不用画概念图,直接简单发散下。

一个好的概念图应该不是仅仅存于纸面亦或是电脑硬盘里面,而是深深地印刻在自己的知识网络中。

一个好的概念图应当满足用之则弃的特点,不应该是一种束缚,仅仅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

一个好的概念图应该能够提供用者无数的钩子,无数的元知识,可以让用者借此不断进行发散、联想,去试图接近思维的极限。

最后附上国外一张讲概念图自身的概念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作者(英)丹尼尔·博尔(Daniel Bor)译者林旭文豆瓣http:/...
    xuwensheng阅读 15,502评论 9 54
  • 这首歌 每一句歌词都是以可开头以乐结尾 这样让人感受到绝望的歌 却是儿子写给失去男友的妈妈的 我以为只有自己的故事...
    南风丫阅读 221评论 0 0
  • 最近导师出差一周,我和脱了缰的野马一样开心又紧张,一边在宿舍听歌一边处理屎一样的数据,一边在影院看狂暴巨兽一边担心...
    二爷周记阅读 1,650评论 10 2
  • 我还可以相信你吗 我还可以相信谁呢 可能原本就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我就是翻来覆去地难过着。原生家庭的创伤加上自卑感作...
    ohnana阅读 2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