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自己的日更,仿佛已经成了习惯,不写上几百字,就总觉得今天有什么事没完成。
虽然我的文章大多都是生活琐事,但贵在坚持嘛,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现在数量上的坚持,总有一天会成为质变的基础。
我思故我在,每日的日更同时也是在教我思考,思考生活,思考自己。
况且这也是在为我的生活进行复盘,通过回忆自己的一天,我可以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更好的了解,长此以往,我就能通过自己的文字更加了解自己。
而且文字本身也算是对话的另一种形式,我也算是在对自己对话,我把有趣的,开心的,不开心的都说给自己听,这极大的提升了我对自我情绪的包容力,能让我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有助于我个人的发展。
看着笔下的文字一个一个冒出来,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小朋友在排列组合,而我就像是指导它们的老师,是我在一个个的把它们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它们也正因为我的安排,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而我在安排它们的过程中,也会收获幸福感和成就感,这可能就是文字的魅力吧。
还记得我小时候也曾热爱写作,我喜欢我的文章被老师诵读,也喜欢记录故事,创造故事,遇到好的字句,也会细细将其摘录在我的小笔记本上。
那个时候,我的个人愿望也单纯,我曾和好友谈及我理想中的生活。
我告诉她,如果可以,我以后想要远离人群,在某个山林拥有一个自己的小屋,其间有许多我看不完的书,睡醒了我就看书,想写文章就随意写下来,不必被文体限制,字数限制,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但随着年龄增长,学业的压力,其他外来的诱惑,我逐渐模糊甚至忘却了这个小而单纯的想法。
我好像不再动笔,对阅读的兴趣也不再高涨,长大之后,我也并没有许多书相伴于身,甚至去图书馆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更别说写作了。
我几乎不发朋友圈和空间,我对文字的敏感度也好像在慢慢消失,我在逐步封闭自己,我既不与人交流,也不与自己交流。
还记得我在简书发的第一篇文章,那是我在极焦虑状态下写的,我当时不知道该向谁述说我的迷茫与焦虑,可是如果当时不把它说出来,我觉得我会爆炸的。
这时候,我想到了用文字述说,将我的心情写出来,将我焦虑的点写出来。
随着文字从我指尖一点点流出来,我的心情好似也得到了平复,我的手指就像是一个疏通点,以文字为介,将复杂的心绪慢慢捋顺,再流淌出身体,跃然纸上。
后来我又陆续写了三十几篇文章,或是对生活的感悟,或是对文学作品的赏析。
我好像在慢慢找回小时候的自己,找回自己对文字的热爱,也好像逐步在用文字治愈自己。
而简书,好似也就是我要寻找的山林小屋,在这里我有很多文章书籍相伴,甚至是知心好友,而且在这里,我的文章不受限制,随心所写,这不正是我小时候理想中的地方吗?
感谢简书,感谢日更,也感谢当初愿意写下文字的自己,未来的日子里,也许生活平淡,日日相似。
但在这里,在我的文字里,每日都将会是崭新的,每日的故事都将会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