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著名皇家园林的游览,我选择乘坐公交从圆明园的西南门进入,首先浏览的是三园之一的圆明园(一般的路线是先游览绮春园),圆明园又称为夏宫,它的一年四季,有着不输故宫的美,也美得足够独特,满园春色的春天,闻得花香,听得鸟叫。
圆明园
- 进入冬天的圆明园,你有种来到了森林里的感觉,虽然数目只有树干,草地上只有干枯的花枝,比起春天的绚烂多彩,冬天的圆明园多了些许的庄严肃穆。圆明园也是游客相对较少的地方,在大大小小的河道上,水面结了厚厚的冰层,大概10cm那么厚,所以这时候的湖面便可以来一次“冰面呲溜滑”。
- 北京的冬天很冷,哪怕她一直艳阳高照,水下的气泡冻住后,像一片片小云彩,由下而上,一次变大。不由得让我想起烧水的时候,水泡噗噗往上冒时,我们施个冰冻小魔法,把这些小云彩瞬间冻住。
- 圆明园其主要的功能是花草园林,因此里面的景观大多是树木和湖泊,因此我的浏览方式便是依冰面河流而行,跨国每一片高山和草地,趟过每一片湖泊和河流,像一只行走在林中的精灵,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走进树林中,依次映入眼帘的便是矗立在草丛之上的的“正大光明”,以及长春仙馆(由于我确实不太清楚这两处的寓意,所以此处就简略介绍一下名字),偶遇一只树下的小松鼠,它快速的啃着一颗松子,也不怕人。
- 圆明园除了耸立着不同的山川湖泊外,还有一群海外来客“黑天鹅”,黑天鹅来自遥远的澳大利亚。福海便孕育着一群群美丽的天鹅,在岸边一对黑天鹅便出现在我的眼前,它们在积极的为黑天鹅小宝宝的诞生做着准备,像极了古代的牛郎织女,黑天鹅爸爸努力的在为数不多的水面搜寻者食物,黑天鹅妈妈则在编织着自己漂亮的小屋,祝愿它们幸福吉祥。另外一对黑天鹅在戏水,虽说两只天鹅都是黑的,但是一白一暗间更加符合阴阳之道,妙哉妙哉!
长春园
- 自西向东走,便进入了长春园,与圆明园本园不同的是,长春园是一个事前精心规划设计的作品,是乾隆皇帝御制的园林杰作,在整体布局上,长春园也更为合理,用来分割水面的洲、桥、岛、堤错落有致,安排停匀,套用一句现代的流行语:“处处显示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和情怀。
- 长春园里的西洋楼便是乾隆皇帝观水之地,曾经辉煌的建筑群在英法联军焚园后,便只剩下一些断臂残垣,唯一保留的便是乾隆年间由宫廷画师绘有一幅大型全景图。铭记国耻使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同样圆明园的第四次提议修复也被中央否决,目的便是警醒每一位中华儿女,居安思危。
- 长春园西洋楼观水法巴洛克石门长春园的北部是著名的西洋楼,是一组欧式宫苑建筑群,自东向西依次有线法墙、方河、线法山、远瀛观]、海晏堂、方外观、谐奇趣、养雀笼、蓄水楼、万花阵、大水法、观水法等喷泉。
(1)黄花阵又叫做万万花阵,由内而外像一朵花的花瓣,花瓣构成了一条条不同的阵道,中间是一座宝塔,我们虽然一直向着中心行走,但是却需要绕过大半个阵路才能走到中心,稍微不小心走错道就只能绕回原点从新开始。-
(2)大水法俗称“猎狗逐鹿”,是最为壮观的喷泉设计。
-
绮春园
- 绮春园便主要成为了大清国各位太后太妃的居住之地,更加偏向于游玩的景观。
- 在北京的圆明园捡到一个松球,晶莹剔透,绿意盎然。圆明园的金鱼,金鱼摆尾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