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套接字

1.什么是套接字(socket)?

  • socket编程(套接字):通过代码来创建实现两个端(服务端,客户端)之间的通信
  • socket一般可以基于TCP和UDP实现可靠传输和不可靠传输
  • python中的内置模块socket可以支持socket编程

2.实现

(1)服务端

实现过程:

1)创建套接字对象

    默认socket是基于ipv4的tcp传输,可省略参数
    server = socket.socket(family=socket.AF_INET, type=socket.SOCK_STREAM)

2)绑定IP地址和端口
套接字对象.bind(('ip地址', 端口号))

    端口号是用来区分一个计算机中不同的服务.范围是0-65535;
    注意:(1)其中0-1024是'保留端口',用来绑定一些特殊服务的,一般使用1024以后的端口
             (2)同一时间,一个端口只能绑定一个服务

3)开启监听
server.listen(1)  # 括号的参数代表服务器同时可接受N个连接请求,这个N值取决于服务器的性能
4)接收和发送消息

连接名称, addr = server.accept()
注意:accept()具有阻塞功能,直到有客户端对服务器发起请求,才会开始执行
注意两端通信时使用二进制数据进行传输,在发送和接收前,都应做相关的转化处理

#将要发送的字符串转化为二进制:
二进制数据.encode()  #encode里的参数默认为encoding='utf-8',可省略
#发送数据:
连接名称.send()
#将收到的二进制数据转换成字符串:
二进制数据.decode(encoding='utf-8')
#接收数据
连接名称.recv(1024)  # 1024代表依次接收多少个字节
5)关闭套接字

client.close()

实例:
"""__author__ = Sun Jiankang"""
import socket
if __name__ == '__main__':
    server = socket.socket()
    server.bind(('10.7.181.65', 8002))
    server.listen(10)
    # 保持服务器不关闭
    while True:
        communicate, addr = server.accept()
        # 让客户端和服务器一直处于连接的状态
        while True:
            # 发送
            message = input('>>>')
            communicate.send(message.encode())
            # 接收
            message_data = communicate.recv(1024)
            print(message_data.decode(encoding='utf-8'))
    client.close()

(2)客户端

实现过程:
1)创建套接字对象
2)连接服务器

套接字对象.connect((服务端ip, 端口号))

3)发送和接收消息
4)关闭套接字

"""__author__ = Sun Jiankang"""
import socket
if __name__ == '__main__':
    client = socket.socket()

    # 连接服务器
    client.connect(('10.7.181.65', 8002))

    while True:
        # 接收
        data = client.recv(1024)
        print(data.decode(encoding='utf-8'))

        # 发送
        message = input('>>>')
        client.send(message.encode())

编码完成后,先运行服务端,再运行客户端进行连接


运行效果

3.HTTP请求

(1)什么是HTTP请求?

是指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请求消息。包括:消息首行中,对资源的请求方法、资源的标识符及使用的协议。

(2)HTTP协议

HTTP协议(为了可以让客户端和服务器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交流)

(3)requests第三方库

python中访问网络中的数据:第三方库request.

    # GET请求:参数以?号的形式拼接到url地址后面,参数名=值得形式,多个参数用&隔开

    # 1.确定url
    url = 'https://www.apiopen.top/satinApi?type=1&page=1'
    # 2.发出请求
    response = request('POST', url)
    print(type(response), response)

    # 1. 以字符串的形式获取响应体(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text = response.text
    print(type(text), text)

    # 2.以json的形式获取响应体
    json = response.json()
    print(type(json), json)

    # 3.以二进制的形式获取响应体
    content = response.content
    print(type(content), content)

注意:GET和POST方法的区别:

  • ①GET可传输的字符串长度有限,因为浏览器地址栏最大可容纳1kb的长度,而post方法则没有这个限制
  • ②GET请求能直接在地址栏中显示重要信息(如:用户名和密码),较POST安全性较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027评论 19 139
  • 一 、Socket 网络上的两个程序通过一个双向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这个连接的一端称为一个 Socket。S...
    空白Null阅读 1,806评论 1 9
  • 套接字是网络通信的基石,是网络通信的基本构建,最初是由加利福利亚大学Berkeley分校为UNIX开发的网络通信编...
    Super超人阅读 4,400评论 0 26
  •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我读了《尼克代表我》,我感觉那一个叫吴小小的小男孩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去寻找那...
    紫苏开花阅读 2,144评论 0 0
  • 庆幸生命中一直都有,能够闲坐喝杯香茶,只是淡淡的谈谈人生,说说理想,扯扯淡,在一起就是喝茶吃饭聊天,和金钱无关,和...
    有灵且美阅读 1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