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掉泪”,这一句此地的民谚,用在彼邦著名作家索尔·贝娄著名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主角查理·西特林身上,严丝合缝得仿若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南墙或者棺材,就是被作者用作书名的那个人——洪堡。
小说起始时,曾经的学术明星洪堡·弗莱谢尔已经日薄西山,正以残阳之躯恳求因着他的帮衬才得到普利策等诸多奖项的合作者、本书的主角查理·西特林伸出援助之手。正春风得意的西特林,早已忘记了自己的来处,作品《冯·特伦克》在百老汇的大获成功,让荷包饱满的西特林沉迷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生活中——虽然到现在才拜读索尔·贝娄最著名的作品《洪堡的礼物》,但是,早已耳闻《洪堡的礼物》是决定索尔·贝娄世界文学地位的巨作,让我展读之前对这本小说有着各种想象,但绝对没有想到,它居然是一本洪堡过去的学术伙伴查里·西特林的一截生活实录,竟然不是以洪堡为主角
读完《洪堡的礼物》,九久读书人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一套索尔·贝娄作品集,7部中我已经读完5本,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难以进入,到《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的有趣、《拉维尔斯坦》的伤感、《抓住时机》的一气呵成,再到对《赫索格》作为经典的信服,又到《洪堡的礼物》的杂沓,我不想否认,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一头衔,让我一本紧接一本地拜读着,如要实话实说,索尔·贝娄的小说不好读,这种不顾情节一味用主角的喋喋不休来完成故事的写法,对读者而言,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就算是豆瓣这一以文艺范著称的社交网站,也有不少冲着索尔·贝娄的名气而去阅读索尔·贝娄的读者,被索尔·贝娄的罗里吧嗦折断了阅读兴趣。
特别是读完《洪堡的礼物》以后,我觉得已经将索尔·贝娄的重要作品读完了,却更加不明就里:何以索尔·贝娄在美国文坛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何以索尔·贝娄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比如被我读成查理·西特林片段人生实录的《洪堡的礼物》,到底好在哪里?
一个有学术头衔有世俗名声的知识分子,怎么还要以豪车标榜自己的身份?这辆豪车犹如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随着西特林输了小赌翻脸招致豪车被砸后,组合成西特林生活的一张张骨牌次第倒塌:财务危机、才华耗散、亲人哂笑、女友星散……直到意外地收到洪堡的礼物有了翻盘的资本,即便是这一笔,也是撕了西特林的面具让他斯文扫地的写法。都说索尔·贝娄笔下的人物,多少有他自己的影子,得对自己有多失望,才能塑造出带有强烈作者个人色彩的查理·西特林?
如果查理·西特林只是索尔·贝娄的投影,《洪堡的礼物》怎么会在出版之际就因其轩然大波?我能想得到的解释就是,1975年的美国,知识分子以豪车为标签、以破碎的婚姻为时髦、以女友不断为能力,荒废学术忘记知识分子本分的人,查理·西特林不是个案。前有洪堡后有不断的后来者,这才让《洪堡的礼物》有了特别的价值。只是,此地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掀起过的索尔·贝娄之热,又以《赫索格》和《洪堡的礼物》为热中之热,有作者在创作自己的小说时竟然将《赫索格》的人物和情节镶嵌进去,这种热爱源自何处?而我,直到今天,才明白《洪堡的礼物》高标在何处,因为,1975年索尔·贝娄以感同身后的美国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正好应景2010年代的中国。由此领悟,就算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读完《洪堡的礼物》,也是非常值得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