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疑问
今天在附注中读到这样一句:“为作圣贤,本人应有之志”。这是连招呼都不打,直接下结论说:这人啊,天生就是向往成为圣贤的。
扪心自问,是否想跟随圣贤学习,心底是否有一丝丝向往,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跻身圣贤之列?不是口头上嘻嘻哈哈应一句“当然都希望啦~”而是心底很认真很清晰地微微拨动那根弦,听听是啥声儿。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小时候都曾有过纯善的愿望,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丝丝向往。
我只知道,我愿意。
“实用”态度
要知事功易为而难成,圣贤难为而易成。一求在己,一待诸事,自不同也。故圣人之谓实用,以先自己身始,而使志于圣贤;能为圣贤,则出处皆宜,其功效随时随事皆可见,此则真实用也。
这一段略微晦涩,乍一读好像明白,但说不出来;反复读,慢慢捋出一个思路来。
事情是很容易去做的,但能不能做成要看概率,也许方方面面都做到位,就是差点运气,也是不行的。调整自己的言行做得像圣人一样,这件事非常难,但只要言行到位,成为圣贤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个逻辑的基础上,再来理解儒家所强调的“实用”,感觉起来更像是一种衍生品。只有当一个人内心诚正,他的一举一动作用于外部世界,自然产生了“实用”的结果,乃真实用也。在外界看来,这个人做事很顺,做了就成。但如果瞄准“成事”去努力,无论多努力都达不到终点,衍生现象需要先理顺本源才会显现。只有翻到背面看,从自己的身心开始用功,培育一颗小小的种子,反而能很快开枝散叶,花繁果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事要习惯去分析本质,找到根源,往往能事半功倍。至于能不能找到真正的源头所在,这只能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