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再版说明

家谱(也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的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属于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司马迁说过:“谱乃家之史,史乃国之谱也。谱不立,则昭穆混、渊源慒。人不知祖,何异禽兽。”

2012年第一次编著了家谱,由主编郝广厚,编著郝明发,历经三年,跨市、县遍访了十几个乡镇村庄,行程一千多公里,访名问姓,收集资料,人物拍照,古墓堆及墓碑拍摄,完美编著出了第一部图、文、表俱全的家谱。这是郝氏家族的一大盛事,在此,衷心感谢修谱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族谱也逐渐的完善起来,我国一些地方的人们在编修家谱时,已将女性记入了谱。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家谱不仅是社会文化历史资料,还是自然科学方面关于人种发展的宝贵资料。如果家谱里只记男不记女,这样的记载绝对是不全面的,更是不科学的。这对研究认识族群的发展是不利的,是会受到一些限制的。所以,编修家谱时,把男性和女性放在等同的地位,也是研究实现人种科学遗传的需要。

女性不入谱不仅显示了封建社会男权主义的绝对性,还否定了女性的家庭、社会以及政治地位。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没有家庭就没有社会,没有社会就没有国家。而女性不入谱恰恰就是在根本上对女性家庭、社会以及政治地位的否定。

第一部族谱尽管臻于完善,但还是美中不足,第一,没有留下后代者竟然连本人都除名不记录了,剥夺了此人存世一生的权利,这是不公允的。第二,女人也不存在家谱里,好像这个世界没有过女人一样。

这次重新编撰家谱旨在拾遗补缺,使之更加完善。一是只记载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嘉乐泉乡闫家山村的郝姓族人,可与家谱轴(或祖宗轴)呼应。二是要将女性记载进去。不管是嫁出去的还是娶进来的。不仅记载郝姓繁衍之女性,长大后嫁到哪里,对方的家庭基本情况。还应记载郝姓男人所娶妻子是哪里人氏,普通人家还是名门望族,家中的排行,姓甚名谁,不能只知姓不知名。三是只要来到这个世上就须留踪影——姓名。由于祖辈以上的女性未曾传闻难以考究,只好追溯到哪里算哪里。

顺带讲一下第一部族谱没有交代的历史渊源:听父辈说,郝姓的根在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蒲峪村。有一部分族人不知何故移住到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工矿区(1958年设立太原市古交工矿区,198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古交撤区建市)嘉乐泉乡独仲上村,有一次兄弟俩家同一天嫁娶,因争执族谱祭拜一事互不相让,其中一人便又从独仲上村搬迁到古交市嘉乐泉乡闫家山村,相距十多里。这个人就是闫家山村的郝姓立户之人郝巨年,是吾辈高祖。

按照一代三十年计算,居住于古交市闫家山村的郝氏估计有一百四十年左右。因为闫家山村的老坟已经埋有四代长辈,第五代(即吾辈)也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人入坟。

若能实现这次族谱的重修再版,也算是善莫大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