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以前,刺客作为一个行业,即便以杀人为生,可多少都带着狭义的色彩,他们或为君主的知遇或为知己的相知,以刀封喉,取人性命。春秋战国时期尤为鼎盛,可见荆轲,易水之畔,秦宫殿内,图穷匕见人头落地;可见毛遂推销,留千古美名。而他豫让,可以说是一个悲剧的人物,悲剧的刺杀,悲剧的死亡。
他的一生都在为报智伯的知遇之恩奔走,虽说他曾效劳二主,可智伯是他的伯乐,智伯于他是主人,是知己,而豫让于智伯何尝不是朋友,所以才会尊重豫让。然而豫让眼中看似前途光明,实则暗潮涌动。智伯为扩张实力,同韩、魏一起向赵发起进攻,中途韩魏倒向,反将智伯一军,从此,天下再无智伯,也无智伯的门客,而豫让,生为下课毕阳的孙子,血液里流淌着的就是狭义,何曾会侍奉二主,让祖上蒙羞。 豫让他明白,智伯是他的王,不会倒,如今一切都是赵襄子所逼,他将矛头指向他,行刺之路何其不易。他改名换姓,甚至为行刺去打扫茅房。在古代,那是多大的耻辱,可豫让忍的住,打算在赵襄子如厕是行刺,可谓是天衣无缝。事情败露之际,豫让难以想象,刺杀不成,但求一死。而重义气的襄子放过了豫让。
如果是一般人,都这样那就放手吧,毕竟家中有娇妻,何不顺水推舟,闲赋家中,可豫让不会,为了知己他要报仇,于是他拿漆图身,至其溃烂成疮,沿街乞讨,甚至吞火炭,使其声音大变。说真的,感叹豫让报仇的决心,漆涂面,脸溃烂,音大变,多么的疼痛,可豫让终是熬过来了终终于又次迎来刺杀的佳机会豫让躲赵襄子出行的必经之路上,打算一招致命。事实意料之中,豫让再次失败,被士兵团团围住,无法逃脱,临死之际,只求襄子退其衣衫,让自己刺几刀,以敬智伯在天之灵。襄子出于狭义应了其要求。
从此豫让化作天上的残星,或许在天上他才能同智伯讲起刺杀的种种。 豫让的一生难道不是一个悲剧吗?可是他又是那么的灿烂,为了报答知遇之恩,他抛弃了自己,放弃了尊严,或许正是那流淌的热血让他如此,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知己的重要,向那些贰臣贼子投以鄙视的一眼。他的一生悲惨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