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人至中年,我自觉读书太少,时间不够。
可我们的孩子们却被抱怨,天天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白白浪费了时间。比如,表姐的儿子上了初中,可每天坐在电视机前,或是泡在电脑游戏中,多达3小时。
而且,只要他这段时间稍加控制,成绩就上升,否则就下降,使表姐头疼不已。
她一边诉说,一边感叹有心无力,其实不然。回顾孩子的成长轨迹,表姐两口子一下班回家就开电视,吃饭时也开着。
他们工作起来忙碌,下班后热衷打麻将。每周熬夜一两次是常事。这种情况下,连基本的陪伴都没有,哪谈得上花时间和精力来调教孩子,不沉迷于电视呢?
挤走电视快乐多,孩子不容易上瘾,一方面自控能力更强,同时也空出了大量的阅读时间,真是一举两得。
要想空出电视墙,首先家长必须起表率作用。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我很少看到父母是电视迷,而孩子不爱看电视的。
比如年幼的我就是个电视迷,因为父亲也爱看电视。初中时,家里购置了一台电视,兴奋不已的我更是一头扎了进去。
以前放学回家,睡不着的时候跟妈妈聊天,或者回忆白天课程内容。可自从有了电视,一律成了看电视。
这一点,严重影响了我的课业,甚至因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因为本来成绩优异的我,没考上重点高中。上的普通高中,在浑浑噩噩中蹉跎岁月。
磕磕绊绊成长,上班后我也追剧, 逛街,大把挥霍时光而不自知。直至成家生女,我戒了看电视。一是带娃手忙脚乱没时间,同时意识到看电视误青春误事。
何况,我不希望孩子养成不良习惯,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看电视上。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公婆十分支持我。
在芊宝一岁半时,我立下规矩,不能当着她的面长时间看电视。吃饭后,忙碌了一天的老人家有时打开电视,我就选择带娃出去玩。
回到家,芊宝甚至一看到开了电视,就会喊着:"关掉,快关掉。"有时,甚至直接跑过去关电视。时间一长,爷爷奶奶也不看了。我调侃他们是坚持饭后走一走,争取活到九十九。
就这样,芊宝四岁多了,我们家电视基本上成了闲置物品。过年过节打开看看,2017年全家追剧«人民的名义»,放过一段时间。
付出总有回报,芊宝丝毫没有回家看电视的习惯。她偶尔看商场电视不肯走,哄哄就行。
让孩子不迷电视,还要家长善于引导。在我看来,看电视是退休老人打发时间的工具。可孩子如果觉得无聊,总要有事情分散注意力的。
我的绝招一是培养阅读习惯,每天都给她讲故事, 二是带她和同伴玩。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越早带她上楼梯,她的眼界就越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课外阅读一直是滋养孩子的魔法杖。通过书籍,孩子能看到千百种人生,也就获知了人生的无限可能性。
"读书无用论"只是一时的短视,连当年的辍学韩寒都发声说:"退学这件事是我做得不好,因为我没完成这项挑战。为什么人们不学我做得好的方面呢?"
毕竟,读书只是苦一时,不读书却要苦一辈子。卖煎饼的大妈月入三万,还是希望女儿多读书,改变命运。
由于10后大部分还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都缺少玩伴。想起色彩斑斓的童年,我很怜悯她回家没伴。
因此在她进幼儿园后,对同在一个小区的同学父母,我特别注意处理好关系。这样,我们能经常相约出行,孩子有伴,大人也轻松不少。
或者是私交好的同事和朋友,我们也经常带娃一起玩。大部分时间,孩子们都相处愉快。而且,在这小小社交活动中,她们要学会共处及合作,有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
遇上天气不好,我就带她在家玩捉迷藏。或者带她去读书馆待上半天,开小卖部这样寓教于乐的游戏,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只要想法够坚定,办法总比困难多。家长们能克服惰性,积极加入科学育儿队伍,电视自然会被孩子甩到脑后,快乐地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