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有没有对主动上前或者靠近他的小朋友瞬间就是一巴掌?
你家娃有没有看到别人家孩子的玩具,不由分说跑上前,一把给打掉,趁着对方哇哇哭的时候,迅速捡起玩具自己玩了起来………
这是咋了?此刻监护人四目相对,怎一个尴尬了得?
太不可理喻了!有的家长赶紧上前一边骂娃一边道歉,你怎么可以打小朋友呢?打人是坏孩子知道吗?
有的开启了唐僧模式,宝宝不可以打人哦,小朋友之间要一起玩哦,你们要做好朋友哦,你要学会对别人友善哦,不能这样粗鲁哦……
温柔的家长在沉默中尬聊
火爆的家长在言语中互伤--- “你怎么教育孩子的”?顷刻成了心头的大病!!
温和的宝宝怎么就突然变成了小霸王?
你一定听说过可怕的2岁,其实此刻的娃,对你说的坏孩子,还有唐僧式的大道理毫无概念,你的批评教育根本不适合他---因为是“对牛弹琴”,他此刻正沉浸在“自我意识里”无法自拔,有点不能理解对吧,后面我会详细拆解。
陌生家长之间的尴尬,臭一次就算了,可朋友间的尴尬----你懂的
你抱起朋友的小孩逗一逗,自家娃立刻上前把你们分开,不要不要,
你把孩子的玩具给朋友的小孩分享,自家娃还是执拗的阻拦,不要不要,
你送给朋友小孩子新的玩具,自家娃哪怕不感兴趣,也要大喊着不要不要,哭闹起来……
有懂事的大朋友拿出自己的巧克力分享,你家娃嘴上虽喊着不要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屁颠屁颠接过来……
诶呀,这孩子咋从小就这么不懂得分享!还这么自私呢?
为了证明自己对孩子是有管教的,家长要么就是对孩子的不要不要装聋作哑,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要么就是等孩子大哭后开启批评教育模式---你们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要懂得分享,招待客人是礼貌,爷爷奶奶是长辈,有好东西要让长辈先吃等等等等….
我们常说教孩子一味委屈自己讨好别人对孩子是不利的,要教会孩子说“不”,可是孩子正儿八经开始了不要不要的练习,我们又开始从道德角度给他贴标签,自私!不懂分享!要改正!孩子懵逼了,,家长好难啊!
其实被你扼杀在摇篮的“不要不要”,也扼杀了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做人先意识到自己,然后由己及人,这个过程应该很好理解,你希望他反过来,还不知道自己存在呢,就要宽容、大度,不自私,凭啥呢?雷锋也是有自我的好吗?
你可能正发愁,孩子自己的东西不和人分享就罢了,可是他有时会跑去把别人的东西甚至是公共场所的东西拿回来,还振振有词的说,我的我的!这可真是太伤脑筋了!我见过最搞笑的事,外面野炊过程中,一个孩子拉的粑粑被苍蝇围攻,这个孩子努力驱赶苍蝇,一面驱赶,一面大喊,这是我的我的!哈哈大笑的同时,家长怀疑这个宝宝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如果你也认为孩子怎么这么自私,霸道,甚至有点儿可笑,那你一定不知道,孩子成长又到了一个新阶段---“自我意识”敏感期!
打个比方解释一下---出生前---天地朦胧---一片混浊,我打,我滚!碰到的都是柔软的肚子(妈妈腹壁),哇,出生了---空间无限大---伸手挥脚都碰不到边界---好怕怕(为啥新生儿要裹得紧紧的明白了吧)---此时的世界还是一片混沌无我的状态,他觉得自己和母亲,和世界是一体的!
时间继续----我的嘴巴发展了---手灵活了---能站立行走了---突然有天哇咔咔---我知道了我的存在!原来这个世界有个我!天地清晰了,一片混沌状态被打破!对,我进入了“自我意识敏感期”!来都来了总要做点啥吧,可这个时候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行,内在的我无限大,我需要通过某种形式感知我的存在,不会说啊,能用的只有手和嘴巴!那就开干----于是咬人打人的事情就发生了!这其实代表了我的心理语言----“我要排他”!我想说我不愿意,你离我远点,你走开,通过这种行为,我方能反复感觉到我的存在!
你一定猜到了,这就是“自我意识敏感期”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上面案例中打人、咬人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后面就好理解啦,当孩子语言能力有了发展,他就进入了“自我意识敏感期”第二个阶段----频繁说不要不要不要……
一句话概括---就是通过确定的不要不要,拒绝和排除他人,确定的表达自己!
成人说“不”仅仅是对一件事情的拒绝 ,而孩子此时说“不要不要”是在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会发现哇塞原来我自己有想法耶!太有趣了,我这个想法还能用,可以把我和其他人区分开来,所以他会通过频繁说不要不要,去验证自己想法的有用性!
再一句话概括——此刻的娃正在从生物的人----走向精神的人!
人的本性大概是贪婪的吧----哈哈,你想想当你努力有了自我意识,并且努力把自己和他人区别开来,之后你会做什么?
当然是自我积累和发展----让自己越来越强大!这就是欲望的诞生!
所以猎物正式开始---所有好东西都要属于我!都是我的!我与世界分离了,我要把世界占为己有!“自我意识敏感期”最后一个阶段----我的我的,是不是就顺其自然了?
知道了这货行为背后的原因----自我意识敏感期,那家长怎么应对呢?开始拆弹!
不做唐僧-----提前预判
你家娃你应该最了解,如果你能够提前预判他可能进入了自我意识敏感期---不喜欢别人走近、玩他的玩具,和他示好,你就及时解释并阻止其他小孩的靠近,避免打人或者咬人的行为发生。
要是已经发生了,赶紧先道歉并把两个孩子分离开,千万别做无用的唐僧,要做高效悟空---宝贝,你不喜欢别人靠近你,玩你的玩具,就说不要不要,帮助他顺利进入自我敏感期第二个阶段!
不贴标签-----尊重并保护孩子说不的权利
孩子说“不”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视而不见,让他觉得这个“不”毫无力量,你应该让他体验到不要不要会成为保护自己的一种有效力量,为以后遇到事情,孩子能够及时对别人说不、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打下基础,而不是一味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当然,这么小的孩子,你所谓的好自私,不礼貌等标签对他也是没道理的,顺利渡过这个阶段,他有了完整的自我意识和思考能力,可以推己及人的时候,再去评判才是明智的!
“不要不要”的尴尬怎么破?
如果你预判别的小朋友来家里,你家娃啥也不愿意分享,那就提前和小朋友家长沟通好,说明原因并且让对方带一些自己的小玩具过来玩,另外你可以准备一些你家娃不敏感,你可以随便支配的玩具备用,这样是不是很完美!
尊重小霸王---你给他的就是他的
你是不是也认为孩子的东西都是父母买的,父母想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其实你错了!你买给他了,就应该把权利也交给他!让他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支配的权利,这才是对独立人格的保护和尊重!你一定不希望别人擅自接触孩子身体或者拿他东西的时候,他对“不要”,还有“我的”界限不敏感吧,那就应该从自己做起,帮他建立概念和规则!
不属于他的-----不能坐视不管
如果孩子抢别人的玩具,或者把公共的东西占为己有,都成为“我的我的”,这时就不能纵容他了!允许他哭闹,找个相对安静的地儿,等他发泄完,告诉他别人的东西就是别人的!不能抢,不能拿!
记住!可以随性让娃发展,但不能任性任娃发展!温和而坚定,是最好的方式!
娃成长路上,陪你一起解决问题!相信你已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