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一天的两位点评嘉宾,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震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蒙曼教授。康震教授送上的第一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一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个我已经介绍过了。
蒙曼教授送的第一首诗,也是出自南宋人之手,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陈亮的《梅花》。全诗如下:
《梅花》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说到陈亮,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到他思想上的主要对手,大家却非常了解,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宋儒朱熹。
陈亮是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他是当时法家思想的代表,也是主战派的代表。他的主要思想观点,是希望能通过革新来拯救南宋王朝,为国家带来新的希望。他曾先后五次上书,陈述自己的抗金主张。他的主张不是空喊,而是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针对当时朝廷内外实际,提出了“节浮费”“斥虚文”“严政条”“惩奸吏”等内部改革方案。
就像岳飞、陆游、辛弃疾等人一生壮志难酬一样,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当然不会采纳陈亮的意见。投降派道学家们多次为难陈亮,曾三次罗织罪名,将他投入狱中,并要求他管住自己的嘴,少说;管住手中的笔,少写;多亏有辛弃疾等朋友多方周旋和营救,才没死在狱中。陈亮却决不向他们低头,只要有机会,就向朝廷上书,自己也最终在这样的斗争中去世,享年只有五十二岁。这期间最著名的争论要算和朱熹之间进行的三年儒法之争。
陈亮这首梅花,就是他表达自己心境和心情的作品,也是他斗争精神和理想的写照。首联“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是在说梅花的外形,稀疏横斜的梅枝上绽放着清瘦的梅花,花色洁白如玉,枝头上点缀着含苞的花萼,如同玉珠一样泛着光彩。横玉表示已绽放的,小萼表未开放的花苞。颔联“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陈亮抓住梅花凌寒独自先开的特点,写出了梅花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颈联“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表达了梅花“俏也不争春,只反春来报”的高贵品质;尾联“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表面上看是劝说玉笛不要吹出“梅花三弄”这种哀曲,催梅早谢,司春的东君会为梅花做主的。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朝廷能理解自己,采用自己的主张,变革内部,收复中原。
看陈亮的事迹,让我再次想到了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