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东西时,我不把他们当孩子,完全信任他们的能力。他们犯错或无法自律时,也不把他们当成人,不会去说“怎么这点事都做不好”。他们只要顺着天性长大就好。
心智可能是无法训练的东西,常说,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也许就是心智成熟的灵魂能够去到对方的心里,给予爱和自然而然的自己。
有些孩子的心智在10岁时就会探究生命是什么?而大部分的10岁可能在做这个年龄段有趣的事物,或者大人眼里“无意义”的事物。进入12岁,心智被身边的人事与环境以及书本、电视电影,以及个人兴趣方向干扰,进入塑造期。
一个15岁的男孩描写孤独是一个人,以及一场凄凉的风。另一个男孩诉说孤独的表现形式是沉迷游戏。所以,心智无法训练,却被日常接触的所有人与事以及环境干扰。每个孩子本该有个导师,这个人本该是父母其中一人去占领教育的主导地位,因为总有人缺席。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通过自我的灵魂去启发孩子探究:“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生命有哪些形态?”“我该怎样度过我的一生”。我相信越早领悟这些命题的人,活得更通透,因此更快乐。他们不需要规则的约束,他有自己的生命主见,最终能找到自己的道路。
所以那些在早期透露出“心智成熟”的孩子被评为“懂事”,有一部分在学习上出类拔萃,他们总是知道怎样做到优秀。更多的一部分是以“聪明而贪玩”的形象被标签式的存在。
如果你轻易给自己的孩子贴上标签,只能说明你的灵魂还未进入他的内心深处。如果你能承认,他不是你梦想的延续,他不是你生命基因的传承。如果你保持着对独立个体生命的爱,去观察,去探索,去理解,你会发现更多秘密。
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经验、理解,过多的口头述说给他们。
启发,只做纯粹的启发,引领他同你一样对生命有所思考。这份启发纯粹到,如同我们看一棵树,不要评断树的美丑、茂密、稀疏。只是看一棵树。
但如果作为导师的自己是一片迷茫与混乱,最终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你要么把自己的迷茫与混乱给予孩子,要么把要求与规则给予孩子。可惜的是,大部分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是如此。
这就是为什么说:“心智可能是无法训练的东西,常说,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也许就是心智成熟的灵魂能够去到对方的心里,给予爱和自然而然的自己”。
为什么是自然而然的自己?
因为太过注重言传身教的家庭更令人担心。
他们深知,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于是做出“伪命题”的行为。
孩子写作业时,家长最好一旁看书。
孩子不爱看书,家长要言传身教,自己要热爱阅读。
还有一条是孩子看书写作业时,家长不能拿手机。
孩子在家时,把电视关掉等等。
你以为孩子看不出来你最近痴迷哪部电视剧?与其和你聊学习,他更愿意和你聊剧,孩子认为自己与家长聊家长感兴趣的事情,自己更容易满足对方,从而被喜欢。
这就是孩子“社会性格”初步形成阶段。你如何与他交谈,如何与别人交往,间接使他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距离。
以上那些言传身教的建议,大多出现在公众号教育文章里。
很多家长是做不到的,但他们自己要求自己去做,强迫自己看书,然后把手机放在书里夹着玩。
热爱与假装热爱、认真与假装认真,会十分明显。
因为热爱有着自然的姿态。
因此启发孩子,我们要给予爱和自然而然的自己。
三四年前,我有收集的习惯,因为我的球衣号是“82”,因此但凡看到车牌号、比分、电量等,出现82的数字,我都会拍下来,或者提一句。也因为我这种习惯,自然而然的“姿态”。走进了我弟弟心里,他无论在哪里看到82,他都会兴高采烈跑来告诉我。后来,我不再收集这个数字了,他也渐渐平淡下来了。“言传身教”便是如此。不是哪儿听到一句好的教育建议,或者看了一篇文章有道理就去模仿,而是反思,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是怎样的个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教育理念家长都懂,就是做不到那些理念提到的方式,只是因为,你懂且认为有道理的东西,你并没有真正接纳它。你只是模仿、照做,这是很困难的一种执行。
只有全然的接纳,自己透彻的领悟,有所思考,有所选择,有所剥离,最后形成你自己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