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研社年会Day3‖深耕课堂主阵地,异构共研育新人

文/梁树丽

年会DAY3

晨光初启,杏坛网研社年会的会场已弥漫着专注的气息,新县的老师们早早汇聚一堂,只为期待一场聚焦课堂真实变革的智慧盛宴——以“深耕课堂,瞄定育人主阵地”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

今年的同课异构科目还是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核心学科,分小学和初中两个会场同步举行,我们英语组负责作课的老师有孙永娇老师(小学)和牛部青老师(初中),小学负责点评的是王婷老师,曹治华老师做讲座分享,初中负责点评的是孟云老师,我负责初中组讲座分享。

从备课到设计课,我们英语组团队成员都在积极参与,两位作课老师更是拿出了最认真的态度,在好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负责点评的孟云老师和王婷老师给两位作课老师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曹治华老师更是亲力亲为,一直忙到深夜,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同课异构

今年我大胆启用新人(第一次参加年会),我相信这一次的经历和历练对于第一次参加年会的她们来说是一次成长的最好机会,在看见与被看见中找到差距,找到行走的方向。

当然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参会的英语组成员都非常优秀,她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且交上了最优秀的作业。

王婷老师负责小学会场,我负责中学会场。小学组讲的是一节语音课,初中组选的是主题阅读语篇,在设计课的过程中,我们感恩我们团队对《课标》的研读,对课例的研讨,正是因为有了前期的努力和铺垫,我们在设计课的时候才有了正确的方向。

王婷老师评课中

曹治华老师评课

孟云老师评课

孙永娇老师的语音课以Inkey的野餐活动为主线来学习字母I的两种发音,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思考听,去说,去发现规则,最后把句子串联起来生成绘本故事,然后让学生再讲绘本故事来巩固语音学习。

孙永娇老师课堂

牛部青老师讲主题阅读Rainforests and deserts,我们以雷殿生徒步旅行穿越雨林和沙漠为情境,让学生阅读语篇,通过对比和比较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发现两种不同景观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并敬畏自然。

牛部青老师

既然是主题阅读,我这次的讲座也是以“基于主题意义”开头来设计讲座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我认真研读了人教版七年级的教材,对比我的外研版教材也做了大量的阅读,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感谢诗云老师给我的帮助和指导。

我的讲座

虽然我们作课老师,点评老师和负责讲座分享的老师都交出了优秀的答卷,但是我知道在专业成长的路上,我们与优秀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作为网研社英语组组长,我身上的责任更大,我不仅需要给每一位成员托举的力量,我更需要想办法去激发大家的内驱力,让她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绽放,去找到最好的自己。

两个会场同课异构结束后,新县的老师们都积极加我们的微信,加入了我们的英语成长共同体,我们的团队力量在壮大,我们的英语行走更有力量。

和新县老师在一起

和新县老师在一起

开心和荣幸的同时,我也有了更大的压力,我在想我如何带着大家行走或者我能不能带着大家走得更快。

课后交流

我们之前一直把阅读和研讨作为主线,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的很快,但面临的一个现实就是成长的参差不齐,这虽然和个人的能力或意愿有关,但是也存在我对她们的关注度还是不够。

我们的英语组成员来自不同地市,我们所用的英语版本有外研版,人教版和仁爱版,这给我们教研带来了难度,给活动的展开带来了不便,但是换一种思路,这种差异也恰恰更能让我们看到百花齐放的美妙。

所以我有了新思路,我们九月份开展完最后一期的课例研讨之后,我们可以举行以相同地域为团体开展同一单元但不同版本的英语教学设计,然后我们针对小团队的设计进行研讨,研讨后老师们研讨修改设计后去做课堂实践,检验研讨成果并分享成果。

我的目标就是让英语组所有的成员都会做教学设计,都会做主题讲座,都会做课题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专业成长真正落地扎根。

换一种方式研讨,让成长以不同的姿态绽放。

虽然我们网研社只是民间组织,虽然老师们跟着我也只能追求没有功利的成长,但是正是这样朴素的成长,我们才能守住初心,就像焦兵书老社长经常告诉我们的那句话“我们要用自己的优秀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老师优秀,让更多的孩子因为我们的优秀而更加优秀。”

成长是做加法,而成熟是做减法。我们一路追逐,不断给人生的行囊增加重量,但如果不懂减法,就会遗忘初衷。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命虽苦,修则定改。在共同体成长的路上,我们必须年年出新人,年年育新人。

感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