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山口扬平,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所学专业是货币论及信息化社会论,是日本日本一名信奉通过创造价值来谋求生活 、生存的创业者、思考者 。
在书的开头,作者引用了卡尔马克思的名言:“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这句话为全书的主旨做了理论上的铺垫,也是全书所有理论的高度概括。
一、前言说了什么?
前言讲述了天才画家梵高与毕加索的生前境遇的天壤之别,具体来说:(1)梵高在弟弟提奥的支持下进行创作,一生只创作了2000副画,生前只卖出去一副。在晚年,饱受精神疾病折磨,曾亲手割下自己的耳朵,并在36岁死于自杀。(2)毕加索在父亲的引领下进行创作,一生创作了70000多副巨著,生前靠卖画和投资拥有了折合今天395亿元的财富。在晚年生活非常幸福,最终以91岁高龄辞世。
在分析完两名天才画家的巨大差异后,作者认为原因在于毕加索理解了金钱的本质。为了进一步引起读者们的思考,他提出了四个问题:为什么毕加索的画卖的贵,为什么毕加索爱用支票,为什么毕加索愿意无偿为葡萄酒设计标识,为什么毕加索的名字这么长?在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答后,作者提出了“对于金钱这个既寻常又奇妙的存在,人在年轻时就应该培养出能够俯视它的能力。这样才能将金钱视作生产某物的”原材料“,才能更好地驾驭它。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了“评价一个创业者成功与否,重要的是要看能创造出多少价值,具有怎样的思想,而不是看他积累了多少资产”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