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背景知识
第一节 “现代”、“现代主义”
1.“现代”
西方的“现代”文学,等同于“现代主义”文学;中国的现代文学,发轫与1917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但只要指涵盖了写实、浪漫、现代等主义倾向的整体性概念。
2.何谓“现代性”?
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师》:“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
十九世纪前半期,西方文明史一个阶段的现代性,和美学概念的现代性发生了无法弥合的分裂。后者厌恶中产阶级的价值标准,它的特点是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公开拒斥,以及它强烈的否定激情。
“美学现代性”滥觞于波德莱尔。
艾略特说,内燃机的声音已经内化成现代人对节奏的感受力。现代化无关文体,波德莱尔的亚历山大体深处,有惠特曼的自由体中找不到的城市的回音。
现代诗的“现代性”不只是一种诗歌形式或题材的变化,更是对应于现代人生活经验的感性方式。
3.“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思想来源是19-20世纪的各学说,包括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尼采和克尔凯过儿的存在主义哲学、伯格森的生命哲学、詹姆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等。
这些流派反对理性、秩序、启蒙、进化论等意识形态,转而强调生命意志、存在体验、潜意识、非理性等非传统哲学内容,因此吸引了现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