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无处不在,在这样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如何挖掘自身独特且可以迁移的能力,并以此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成为职场无可取代的人哪?
«自品牌»一书给我们总结出了三类技能:
1.必不可少的硬技能。
2.永不过时的软技能。
3.适应时代的网络技能。
一 硬技能
硬技能是一种专业技术性的技能,像会计、设计、编程、绘画和舞蹈等。学校所教的基本上都是硬技能。它就像考试的分数或面试时的敲门砖,是一种资格的证明。
硬技能很重要,是一种赖以生存的手段。如果没有硬技能就无法跨过学业或职业的门槛。而且硬技能是进入社会中工作以及成为专业人士必不可少的能力。
你要努力成为一名专家而不是一名通才。
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硬技能是让你圆满完成任务,成为不可或缺的员工的必要因素,也是你从事这个行业必备武器。
首先你要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有一定的认知,知道自己的工作必备技能。
1、通过公司赞助的培训课程、教育课程去学习并掌握;
2、依靠自己去掌握;
前提需要去思考两个问题: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保持前进的状态;怎样在保证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腾出时间去接受额外的培训。
二 软技能
软技能是一种非技术性的技能,它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像聆听、沟通、写作、演讲、领导力这些都是软技能。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协作。掌握好软技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社交,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反过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硬技能。
将所学的硬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让自己成为细分领域的"即用型"专家,并通过传播,打造自己的知名度。
软技能没有一个具体评估标准,我们应该去认真分析了解自身的优劣势。
在知道自身优劣势的情况下,该如何去提升我们的软技能?
猫叔给我们指引方向。
1)对学习内容烂熟于心。
2)结合实际,啃下来,重复重复重复,践行践行,践行。做出成绩。
3)把文案写好。
文案不光有货可以写,卖自己、卖知识、卖思想都可以写。
多读,多练,手熟。
4)利他、嘴严、靠谱、舒服、真诚、专注、谦虚。
5)卖是更好的学,在卖的过程中,会倒逼自己不断地学习、总结,提升。
三 网络技能
有了硬技能和软技能之后就够了吗?
我们需要在网络上建立一种生活。简单的说就是需要将本地的自己上传到网络之中。保持在线的状态。
在网络时代中,只有上传到网络中的人和没有上传到网络中的人。这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
“上传”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自己专业的知识(硬技能)用写作的方式(软技能)传播到网络中,然后不断重复以上步骤。并维护和发展自己的网络形象,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使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
自身工作能力与强大的社交媒体能力结合起来,就能够在任何经济环境下"安全着陆"。
1)关注行业专家的公众号,微博等,可以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可以从这些专家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最近有个让很多父母寝食难安的高考填报志愿问题。我向朋友推荐了吴晓波的公众号上面的一篇文章«高考报志愿应该先选城市,学校还是专业»
朋友看完后,说这比来学校推广的那些所谓的"专家"强太多,原因是那些帮家长作出选择的全都是冲着钱来的。根本没有真正站在一个大的视角上来帮家长和孩子们作出更有利于他们的选择。
2)挖掘朋友圈这座金矿。
在朋友圈写用户故事,按照罗列标签、描述问题、回忆经历、总结收获的框架写短文案,吸引精准用户。
(1)积极互动,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发掘朋友圈里潜在用户。
(2)在朋友圈搞事情,互动话题,有奖竞猜,求点赞。
(3)发圈,强化自己的专家身份。
(4)利用运营的案例,成就用户,即成就他人。
3)保持网络身份的一致性。
让自己在各个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账户名称头像与资料信息都保持一致。
要积极参与其中,最好每天都更新状态,发布一些有价值的内容或对别人的内容进行回应。
(1)在微信公众号或微博上要有带有自品牌的背景图案,比如猫叔公众号里的专有背景图:"踢腿姿势"以及"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自己这方面正在逐步建立。
微博,微信公众号,豆瓣儿全都是采用一样的名字一样的头像。当别人看到以后立刻就会明白那就是"我",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识别率。
(2)发布的内容主要是我的能力,相关工作经验,主要的成就,别人的推荐赞美以及推荐,前提是要得到当事人同意。任何不利于打造个人职业形象的都不要发。
3)公众号和博客内容最好是专注于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某一个主题,诀窍就是"谈论"你的观点,而不是按照作家的标准去做,要定位自己是行家,专家。
互联网时代,通过必不可少的硬技能,永不过时的软技能,适应时代的网络技能让我们拥有了可转移的能力,成为不可替代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