曽奇峰:精神分析基础课之10

曽奇峰:精神分析基础课之10

1.婴儿出生时被挤压的过程,就像是一次心理的和躯体的按摩。

2. 严格人格障碍( 机械、固执、呆板等) 和精神分裂症一般是口腔期的问题。

3.当一个人的人格不独立、边界不清晰的时候,就很容易把别人的问题看成是自己的问题进行攻击。

4.精神分析视野下一切的心理疾病,实际上都是发育的疾病。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充分地长大,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5. 心理发展过程的三阶段理论:

① 口腔期(oralstage):0-1岁。这时候一个人获得快感和建立关系的核心部位就是他的嘴唇。关键词:依赖。

② 肛门期(analstage):1-3岁。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是最为重要的任务。这个关系到自己对自己身体的感觉(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感),甚至关系到荣誉(社会比较),还关系到我们跟妈妈的关系(大小便谁说了算)。关键词:控制。

③ 俄狄浦斯期。

6.常见的口腔期的滞留:进食障碍、抽烟、不停的说话。

7. 进食障碍分为三种:

①神经性厌食症:是少数可以致死的心身疾病,女性的发病率/男性的发病率=9;

② 神经性贪食症;

③ 神经性暴食症。

8. 父母亲过度控制孩子的大小便:

①孩子可能变成对自己过度控制的状态;

②孩子可能变成对自己完全不控制的状态。

9.肛门期也可称为"钢琴期",在全世界的华人家庭中,父母亲都会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让他们练钢琴。这其实是把一种对大小便这种生物学过程的控制,变成了堂而皇之的对孩子的行为的控制。

10.如果我们跟一个人打交道的时候,必须要按照他说的来,否则要么会感到内疚,要么就需要费很大的劲来反抗他的控制,那么对方这个人,很有可能还有一部分心理发展仍然停留在肛门期的阶段。

11.文化是一种规则,也是一种限定,限定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自由。比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12.科胡特说过,父母是什么人格,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 健康父母的人格是超越了依赖和独立(口腔期)的问题,介于需要控制就控制,不需要控制就不控制的(肛门期)灵活状态。

13.《金刚经》比较适用于滞留在肛门期的人。A可以是A,A也可以不是A,这样也就把对一件事情的判断,做了一个摇晃。这对肛门期的偏执状态,是有很好的疗愈意义的。

14.想让孩子有健康的人格,有两个注意点:

①要让父母的那个轴,足够的强大。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尽可能生活在父母跟自己的这样一个三角形中间,不要扩大到祖辈那里去。

② 在孩子的教育上面要留白。

15.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绝对标准:就是这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如果一个人没有新的客体经验,那么他的内心世界的规模就会变得很小,这个直接等于精神不健康。

入选主题


精神分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