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俊之先生有一句话,让人过目不忘:“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
01
终身读书和学习,是巴菲特坚持了一生的习惯和信仰。
巴菲特每天绝大多数的时光,都是独自一人的在自己的书房或者办公室静静的度过的。
他每天会按时起床,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新闻、财报和书籍。他的办公室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只有身后书架上的书籍,和一桌子摊开的新闻报纸。
他每天就坐在那里阅读和学习。时光静静流逝,他从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84岁高龄的巴菲特,60年如一日的阅读和学习。
02
你是不是也想像巴菲特一样,拥有长期阅读的习惯呢?答案肯定是YES。
但是,你是不是总觉得每天都特别忙,忙工作、忙生活,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读书?
你是不是你明明读了很多书,却还是没有记住书中的内容,往往读时很嗨,读完就忘?
你是不是也会在读书产生新的灵感,却没有马上付诸行动。读完书后,就将灵感抛到了脑后?
读书是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如果你明明读书了,却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的改变,实在是一种浪费。
真正的高手,不仅能一年读300本书,还能将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让书中的每一个知识都能在实际行动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样的高手,就是大岩俊之。
大岩俊之先生1971 年出生,来自日本,他是Role Job 法人、研讨会培训指导。大学毕业后,分别在电子部件制造商、半导体商社等4 家公司担任法人销售。他在走向独立创业的道路上,发现了“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的观点,于是,他开始尝试一年间阅读300本以上的书。他将多年的读书经验总结,出版了《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
03
那么,高手是如何读书呢?
在平时与朋友的交流中,我发现大家对读书都有很多的误区,才造成了自己每年读书数量少、每次读完书就忘、读后然并卵等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大岩俊之先生的《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中,轻松找到答案。
问题1 每天忙成狗,读书量太少?
大家都特别忙,忙到根本没那么多时间读书。其实,好多人谈到读书时,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所谓读书,就是要有大块的空闲时间,一字不落地从头读到尾。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你从头读到尾,只字不落的阅读,尤其是对于实用类的书而言。
实用类的书,通常结构清晰、观点明确。你只要看看封面、封底、序言,就对这本书的亮点非常清楚了。把目录认真看完一遍后,你只要去读一些对自己有用,或是你特别感兴趣的信息就行了。至于书中其他内容,只要跳过去读就行了,清晰的目录保证你绝不会错过任何的要点。
彭小六本是三线城市的斜杠青年,却凭借着读书和写作,成为简书一哥。他在自己的书《让未来现在就来》中写到,他每天仅用20分钟,就能读完一本书。他其实用的就是这种读书方法。大量的阅读量,为他今后的月入10万和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你不妨也试试这种方法。每天读一本书,将不是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问题2 读完就忘,根本记不住?
很多人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读书的时候很爽,但是读完了之后,发现什么也记不住。
其实,想解决这个问题特别简单,就是去记读书笔记。通过记读书笔记,能够帮助我们来整理书中的知识和信息,也能帮助我们记忆。读书时,可以用笔来划线、标上记号、注明文字提示、把书页折角等方法,找出重点的部分。
然后,再将重点整理,成为读书笔记。在那么多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中,作者最推荐的是思维导图法。
许多人说,钱钟书先生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并且,还在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很多人都觉得,做读书笔记很费时间。但是,钱钟书先生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所以,为了记牢书中的内容,也要像钱钟书先生一样,反复阅读,以留存记忆。做完笔记之后并没有完,要通过不断的重复,才能记住书里的内容,而如果只读过一遍,很难在脑中形成记忆。反复阅读,可以反复阅读整本书,也可以只反复看自己的读书笔记。
猫叔说,要拥有“重复力”,一本书至少要读10遍以上,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问题3 读完干点啥,才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现在是一个知识付费的时代,读书就是生产力。
读书后,还需要进行有意识的输出。很多人,都是靠输出,打造了个人影响力,从而实现了知识变现。
所谓输出,包含3种方法:
1)向他人讲述
包括进行线上/线下分享或讲课。开始可能是免费的,但如果你讲得用心,形成口碑,慢慢就会知识变现。
即使不能知识变现,向他人讲述,也是知识留存率最高的一种方式,能帮自己理解、强化记忆书中内容。
2)写出来发布
在读完一本书后,还可以写书评、读后感之类的文章,发在豆瓣、简书、微信公众号之类的平台上。
彭小六在最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是通过每周写一本书的方式,才在简书起家的。我的一个朋友,也是通过读书后,去写书评类的文章,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者。
3)将书中内容负诸行动
只有付诸行动,才可能发挥出知识的效果来。要从书本内容里,发现行动的目标,然后实践。每读完一本书,都要问自己:读完后你的行动目标到底是什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行动目标。
《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先生,在读了拿破仑·希尔的书《思考致富》这本书后,对“愿望设定,是达成所有的目标的出发点”进行实践。他将目标写在纸上,每天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一定要读一遍。这个习惯帮助他独立创业,成为职业咨询师、研讨会讲师、培训讲师,做有关销售的演讲等,已达成了许多的目标。
相信通过快速阅读→记读书笔记→反复阅读→向他人讲述→写下来发布→将书中内容负诸行动,你也可以成为一个读书家。
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关于巴菲特读书之多这一点,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经评价过:
“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而沃伦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即使平凡如你我,未必会成为什么成功人士,却可以通过仿效读书家的行为,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拥抱一个绽放的未来。
【无戒365训练营第5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