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给豆姐推荐来的个案做解读的时候,了解到她也是做芳香精油的,我情不自禁地向她反馈了下我使用植物精油的正面感受,结束解读后,由于打心底认可植物精油,我进而联系豆姐,问她什么时候会开芳香精油的课程,我想要学!我是真的想学,除了现实情况我最近很忙,时间也许不够,但是其他方面感觉没什么卡点。
很快,婆婆做好了饭,我骑上自行车去给公公送饭,我非常享受骑车的感觉,每次骑车都是一场想象力尽情释放的欢乐颂,因此很自然地,我开始一边骑车,一边想象我学会了芳香精油课程之后的场景——我用合适的精油照顾好自己,用精油呵护我的家人,把精油推荐给需要的个案,并且把精油的好处分享给我的同事、培训中心的家长、孩子……以至于我世界范围内的每一个人都被充满爱、充满疗愈力量的精油所呵护,想着想着,我简直翩翩欲飞,然而很快我的心就从空中坠落下来。“你有那么多钱去用精油吗?精油是给高消费人群使用的!你太自不量力了!” 我脑中蹦出这样的话,一瞬间,我的整个身体都变得沉重起来,我当下就觉察到了,看出是自己的不配的感又在作祟,我赶快转念,对自己说:你原本丰盛,你更配得一切丰盛!当我对自己如此说的时候,我又回归到刚才那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我体悟着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切身经历。
昨天晚上和小伙伴研讨《自我实现教练课程》的1-4课,我们讨论到了“你想要什么?”以及“心想事成”运作的核心点,我们归纳出:
当我们想要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出于丰盛感去想要,其次是厘清想要的目标是否是发自内心还是出自头脑,当确定我们是本着丰盛感发自内心地想要去体验某种目标的时候,我们还必须用SMART 原则去检视目标,以确保真正在生活中实践:想要-行动-达成(目标实现模型)。
在这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即使我们确定是发自内心渴望的目标,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卡点而陷在想要的阶段、并不会在生活当中切实行动,这就是很多人所无奈的局面——我想要做XX,但是我没有行动:我一直想要当作家,但是我连日记都不想写;我一直想要减肥,但是我根本不想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比比皆是。
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结合我自身的经历以及《早起书写营》中小伙伴开启写作的经历,我意识到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解除卡点:第一种:自己借着感受识别出卡点在哪里,并且自我疗愈后(信念替换),继续朝着目标行动;第二种:就是身边有一个支持者,由于他的推动,哪怕自己的行动力不够也会行动起来,并且在行动的过程中超越自己的卡点,真正朝着目标前进。
对第一种方式而言,当事人必须有一定的自我觉察能力、并且能够自我转念,才能超越;对第二种方式而言,是当事人不太拥有自我觉察能力以及转念的能力,但是在支持者的鼓励下,于行动中发展出稳定的自我觉察力以及转念的能力。
但是无论我们是属于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我都特别相信一句话——我们拥有获得成功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因此,当我们在实践“想要-行动-达成”的过程当中自身力量不够、陷在卡点中的时候,我们要记得人脉也是我们的资源,然后我们能够找到支持者、或者支持团队,那我们也是借力达成自己的目标的。
昨天在研讨过程当中,我还有一个领悟,那就是:人类图把我们从大拼图中拎出来,让我们清晰地看见我们自身的独特和限制之处;《自我实现教练课程》则是在我们认识自己之后,把我们放回大拼图之中,然后在那个大拼图中找到自身以外的资源,来支持我们真正回归本位。
我们不是一座孤岛,无论我们多么独特,也无论我们多么孤独,但是我们都拥有自我实现的一切资源,因为我们真实地活在大拼图之中。
PS:昨晚研讨会中,有一个非常意外的经历,就是研讨伙伴中有一位小伙伴是非常讲究能量的,因此在研讨过程中,当她听到我们在用逻辑理解“心想事成”理解“卡点”的时候,她有些不舒服,她觉得我们好像有点太low、频率不高,她对于逻辑是非常反感的,她提倡疗愈,她觉得疗愈才是核心,在她发表自己直率观点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一直在欢快地笑,我不是掩饰而是真的感到生命不同之处的有趣……我感觉或许我们彼此有误解,因为生命体验不同,但是作为一个有19号闸门的人,我自己对能量是非常敏感的,那我为什么会享受用逻辑的方式去理解身心灵呢?是因为我们觉得就目前我们自身以及所接触个案的状态而言,这是最接地气、最可实践的方式,疗愈固然很重要,但是疗愈把握不当的时候也容易走偏;我认为,逻辑并不低级,逻辑也是能量的涌现,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用逻辑去服务身心灵呢?克里希那穆提就走的是逻辑之路,虽然他的理智像一把刀一样锋利,虽然受众因此开悟的人不多,但是至少证明,这也是一条自我实现的道路,我不觉得在身心灵领域,我们需要厚此薄彼,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但那一瓢是合适我的,剩下的也合适其他的生命,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保持中正的态度去践行,我们都会不偏不倚地到底我们的“罗马”。
写于2022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