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搬家后,庆幸自己可以有一趟公交车直达上班地点,终于可以为北京的环保做一份贡献时,渐渐发觉,这趟公交车的等车时长由5分钟增加到了10分钟,车上也有人也由星星点点变成了被挤压的三明治。
一直在恼怒公交公司没有人性化,不能根据人流量加开车辆,一次跟售票员的攀谈,了解到,高峰时段已经加车50%,但是,作为乘客,丝毫没有变好的感觉。不是没有车,而是车都被堵在路上。
北京有一个不好的昵称“堵城”,早晚高峰堵车是北京这个城市的常态,虽然也出台了很多治堵的解决办法,比如,错峰上下班、鼓励骑车、鼓励公交出行,高峰时段加开公交车和地铁,特殊路段划出公交专用道,拓宽道路,加快地铁网络的铺设......
上面的这些治理措施,让我们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疏”的办法,我们都很熟悉的大禹治水,就是通过疏治水的故事。另一种就是“堵”的办法,就是压缩或转移人的需求。
前一种针对的是客观世界的解决办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但是,越是满足欲望,就越是有更大的需求,最后造成解决办法的失效。而后一种针对的是人类社会的解决办法,是为了抑制或转移人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