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刚哥写的《你坚持十年的事情有几个?》,深受感悟,简短的一个问题,带出我很多思考与启发。《1万小时理论》流行炙热,书中坚信: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坚持做完1万小时,都会成功或者有一定的成就。
我戏谑回答刚哥的问题:“我吃饭、睡觉的时间绝对不止十年”。
但是瞬间又想到了什么,马上问他:“为何我工作也超过了十年,却没有成为工作的专家呢?”
刚哥问我:“这十年跳过槽吗?调换过岗位吗?”
我答:“跳槽没有过,始终如一;岗位肯定调换过,但是大致也是前后比较一致的,没有太大跨越。”
之后,刚哥就没有再说话,留我一个人的空白,整整思索一天。
恰逢近两日在写工作领域的培训论文,这样的契机真是发现自己短板的最佳时刻,也是最打击自己的时刻。一篇论文让自己彻头彻尾认识到,我不仅不是专家,甚至连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都不是。为了写风险方面的话题,我认真去“微信读书”上阅读《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一书,期望能获得一些谈风险的结构和概念。但是,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很多概念都不明白,有的时候甚至连结构的梳理也不能够做到。
我苦苦哀思着:工作时间十年以上,工作早已达到1万小时以上,为何,我仍然是专业和高度“一穷二白”的状态呢?这个和时间的积累就没有关系了吗?难道我轻易地就作为《1万小时理论》的特例了吗?
我心有不甘地在追索,我每天很努力地工作,很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需要我事无巨细,我就事无巨细;工作需要我忙里忙外,我就忙里忙外;我虽然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状态,但是工作中把我搬到哪里,我就在哪里认真对待。但为什么,现在随随便便一个事由,我就觉得自己份外不专业?我在表达自己是否专业的问题时,份外没底?十几年,我干了什么?都是琐碎的记忆。十几年,我所做的工作,为什么没有自动缝补在一起,形成一张专业的大网,将我覆盖?我的错,究竟出在哪里?
为了寻求答案,我去听罗辑思维第183期《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前后反复认真听了三遍。得到的答案是:我极度缺乏“有针对性的重复训练”。
各行各业的高手是熟知自己领域套路的人,这里的套路不是贬义的潜规则的意思,套路是前辈成才的经验,也是一个或几个不成文的知识体系,这个不在纸上,在民间,要虔诚地观察、学习和请教;要成为各行各业的高手就需要将一个大的知识体系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碎片,然后针对一个个确切的知识碎片进行专项的重复训练,训练到下意识的地步,然后各个碎片自动缝合成体系。如果你拥有了这样经过专业训练的体系,你还说自己不是该领域的高手?
成为高手的秘密听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要随时将自己由舒适区拽到非舒适区,要耐心地通过刻意训练,将非舒适区打造成舒适区。
罗胖的例证我在前面没有列举,得出的结论很理论化,却让我多少找到一些我要找的原因:我工作时间达到1万小时以上,为何我没有成为工作领域中的专家?
一、我在工作中没有给自己设定目标。
我忙碌,不是我忙工作,是工作忙我。主体的变化,不是为了文字措辞好看,是发力主体不同。忙碌中找不到自己,我在哪里?工作都是由工作发起,不是我发起。我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忙得散乱却没找到自己的定位。
如果我有一个目标,然后把工作的忙碌放在目标中的某一点上,那么每天的工作就是针对某一点的刻意训练,如果我没有一个目标,我的工作的忙碌就是一盘散沙的忙碌,永远集合不成一个体系。
二、我的忙碌不是刻意训练,没有针对性
高手的重要环节是拆解。我连拆解的体系都荡然不存,更不要谈针对性训练。正如我睡觉时间早已超过1万小时,但我没有成为睡眠方面的专家,原因很明显,我每天睡的很随意,只是努力想达到早睡早起,还每天不得。从来没有研究过睡眠。这样重复的随意舒适的睡觉,根本就不是睡眠专家研究睡眠的刻意训练,我再睡5万小时也绝对不会成为睡眠领域的专家。
三、我没有在工作中努力寻找过不舒适区。
在舒适区的忙碌就是重复一点的过程,不舒适区的奋斗才是最能学到东西的阶段。我在工作中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更早更快地舒适地在岗位上呆着,呆舒服了,我就舒服地享受工作带给我的惬意。如果说“提高”有反义词的话,那一定是“惬意”。
于是,像我这样的一位在工作中既没有体系目标,又没有刻意训练,虽然忙点但还呆着挺享受的同志,想成为专业领域的专家,怎么可能会比登天容易?
你呢?和我一样一样的吗?
那应该好好去听两遍罗胖的教诲,适当可以改变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