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被讨厌的勇气》—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2022-07-05

阅读内容:P1-P50

主题: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一、阿德勒心理学主张:世界及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

世界并不复杂,只是你把他看得复杂了。

二、原因论和目的论

1、原因论:一切结果之前都是有原因的。过去决定现在。

如果你认为童年经历的创伤而导致现在的不幸,即过去决定现在,过去不可改变,现在也改变不了。过去发生的事情,导致现在的不幸,所以错不在自己。如果一直依赖原因论,人就会停滞不前。

2、目的论:现在和过去没有关系。过去已经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对过去的看法。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为了达到现在某个目的,而捏造出某种情绪或感受。

例如,书中青年朋友的案例:为了达到“不出去”的目的,制造出不安或恐惧的情绪,故而可以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照顾。另外,如果一旦出门,就会成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一员,甚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也没有人会关注自己。不出门,会不满,不幸福。出门,会不安,会恐惧。

书中关于其他目的论的案例:为了大发雷霆,制造出了怒气;为了不跟心仪的人表白,制造出“脸红恐惧症”。为了讨厌自己,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为了躲避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或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就产生了自卑感。


三、人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

为了不喜欢自己,希望舍弃现在的自我,而想要成为别人。可是,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别人。那怎么办?

悦纳现在的自己,不要一味专注“我被给与了什么”,而是专注“如何利用这些被给与的东西”

因此,人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

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选择不幸,既不是因为生在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有好处。

四、人生的三大束缚:过去、人际关系、未来

1、来自过去的束缚:你怎么样看待过去。

我的理解:过去发生的已经不可改变,关键是你如何看待过去。

阿德勒认为,过去的经历本身并不会决定什么,关键在于你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而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2、人际关系: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

3、来自将来的束缚:强调当下的意义,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四、生活方式

广义的生活方式:包含了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合,即人是怎么看世界的,怎么看自己

狭义的生活方式:即个人性格

阿德勒认为,人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权利,过去的生活方式受国籍、出生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了无意识的选择,而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可以选择改变生活方式。

很多时候,人们选择不改变。不改变,可以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和习惯推测和处理现在的事情,轻车熟路,即使遇到点状态也能应付。而改变,往往会充满着未知,未来难以预测,于是就充满着不安,也可能会充满痛苦和不幸。比起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不安,人们更愿意选择前者。保持现状,能让人更加轻松和安心,(也就是常说的舒适区)

五、人生取决于当下

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他不断对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他缺乏选择新生活的勇气,也就是获得幸福的勇气,因此才会不幸。因此问题是如何改变当下的生活方式。

只要我***,我就/***。如果不是****,我就****。都是为了不改变给自己找的借口。

阿德勒认为,无聊过去发生了什么,对今后的如何度过都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着此时此刻的自己。


AHA

也许你是透过墨镜看世界,这样看到的世界理所当然就会黑暗。如果是这样,你需要做的是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的黑暗。墨镜摘掉以后,你看到的世界也许会太过耀眼,而使你禁不住闭上眼睛。或许你又会想念墨镜。即便如此,你一人能够摘掉墨镜吗?你能正视这个世界吗?你有这个勇气吗?问题就在看这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