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睡了一晚完整的觉,早上起来觉得神清气爽,练完字,在家做好热身运动下楼。天已经微亮了,今天跑起步来感觉特别轻松愉悦。
回想一个月前跑5分半的速度还有点喘会觉得累,如今这个速度跑8公里已经没什么疲累感了。现在提速到5分左右是以前5分半时的感觉,身体的感觉让我明白自己有了新的进步。
前两天身体很不舒服的时候,时不时想:要不休息一天不跑吧?
可早上一起床练完字,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地下了楼,迈开了脚步,刚开始也许会觉得痛苦,可跑着跑着就觉得全身都舒展开了,速度也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快……身体的状态也越来越好。
晨读看到两句话,特别感同身受——
最好的跑步状态:不是快,而是强大;对一个跑者最好的称赞:不是快,而是坚强。
跑步的最终归宿,不是快,而是快乐。
凝飞早练晨读20211028家庭教育学习分享——为什么孩子常常“求抱抱”?
1. 寻求安全感
孩子出生前在妈妈子宫里,被羊水包围着。
羊水就像安全的屏障,让孩子感到安心和温暖。
但出生后,屏障消失了,孩子变得缺乏安全感。
索要抱抱,是他们获取安全感的方式之一。
如果妈妈忽视了,孩子可能终其一生都缺乏安全感。
2. 稳定情绪,获得安慰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哭闹的孩子被妈妈抱着后,马上就安静了。
这是因为孩子哭时,是在发泄情绪,获取安慰。
而妈妈的拥抱,能让孩子的情绪需求得到满足,从而镇定下来。
3. 寻找温暖被爱的感觉
有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
把刚出生的小猴子单独隔离出来,然后让“两个不同的妈妈”陪它,其中一个是绒布的,身上没有奶瓶;另一个是铁丝做的,身上挂有奶瓶。
你猜小猴子会更喜欢哪个妈妈?
让研究人员惊奇的是,小猴子一天都跟绒布做的妈妈呆一起,只有自己饿时,才跑到铁丝妈妈身边吃几口奶,吃完又跑回绒布妈妈怀里。
这个实验说明了,对孩子来说,他们最喜欢能给自己带来温暖的妈妈。
而这种妈妈,往往是有“温度”的,比如经常摸他、抱他,给他们温暖的爱的感觉,填充了孩子心中的安全感。
有时候,拥抱比说"我爱你"更有力量。
对于孩子来说,肢体的接触能让他们感受妈妈的温暖。
孩子时不时要抱抱,是对爱的确认。
所以,不要吝啬你的爱,抱抱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