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e Zhuo是Facebook的设计副总裁,写过无数好文章,我喜欢看她的文章是因为她擅长举例子,语言活泼易懂,通常是先讲清道理再写下具体措施,干活很多。你可以感受到她说的道理并不只适用于设计领域,做任何事都需要一套逻辑,如何订下目标及优先级,画出树木的枝干,再进行具体执行,添上叶片。
之所以想翻译这篇文章是因为这段时间我在参加校招,有碰壁也有收获,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我有哪里不足,该如何改,我发现不管是自己踩坑总结出来的经验还是网上的面经,都是从“术”的层面总结,我们或许可以吸取教训找到更好点的工作,但是对个人能力或者思维没有很大的提高。而这篇文章站在经验丰富的面试官角度坦诚地告诉大家如何提高能力以达到企业要求,那就是正确的自我定位和持之以恒的进取。这也是做设计该有的态度吧。
下面进入译文:
前几年有一个小道消息说,谷歌,用他们Lvl. 99的高超数据处理技术进行面试和绩效评估,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品质可以预测员工未来在公司里的成功?对于职业生涯早期的产品经理来说,答案竟然是"讨喜"(likability)。(谷歌的员工们,如果我说的不准确或者还有其他可以补充的,欢迎随时加入讨论。)
我不知道谷歌如何看待这在这次测验中的其他面试角色,但是作为一个面试过很多早期员工并与之多年合作的人来说,我知道我的答案是什么,很简单,那就是:
你是否了解自己?是否积极主动?
当然,丰富的作品很重要,有思想深度的谈话也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是,如果你刚刚起步,你的技能很可能还欠成熟,如果你在设计生涯早期,你的执行力可能还不达标。又或者是你从未思考过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之类的问题。但是这些都没问题,因为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学习这些的能力?
现在和我一起共事的一些非常优秀的设计师在一开始面试的时候并不是技能最突出的,但是,他们有潜力。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并把自己放在可以使自己延伸的情景中,他们把“做到更好”当做目标。
自知力和自我驱动力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如果你足够了解你自己,就会知道自己擅长不擅长什么,如果你能自我驱动,你就会做一些事来弥补不足。
如何才能自知并自我驱动呢?
答案有太多太多,但是我们不要扯远了,我现在要介绍的是一个一步步的指导,叫做 “定计划时就用它”。过去它帮了我很多,希望以后能帮到你们。
1.打开一个新文档
2.写下3—5个你擅长的事,再写下3—5个你做得不够好但是想提高的事。
3.确保你的清单是准确的。问问你的上级、老师、导师或朋友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需要提升的地方又有哪些。如果和你列出来的完全不一样,不要沮丧,再多去问问那些你信得过的人,一个又一个,直到和你列出来的重合。
4.看看你的长处。点点头给自己打个气,这是你绝对的优势。非常好,有机会就要用到它们,回想一下你发挥这些长处所取得的成就,比如你做了一件所有人都觉得很赞的事,或者你用了一个什么办法使一群人的目标趋同?下个月你可以做哪三件可以发挥你优势的事?不需要很大的事,具体就行,把它们列出来,这会使你开心的,贴在醒目的位置,比如说镜子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因为它们很棒,你很棒。
5.接下来看看如何改进你的清单,对于清单上的每一条,构想三年后你的样子,闭上眼睛好好地想象一下。过电影一样把这些过一遍,有没有一些你想成为的人,或者你想模仿的人?你该如何对待你的工作?如何从现在开始为三年之后的目标努力?未来的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越清晰地认清这一切,你就越容易达到目标。
6.头脑风暴三个具体的你可以在下个月完成的事项,让你一步步接近这一愿景。再次强调一遍,不一定要是很疯狂很有野心的事,而只是向你的愿景迈进的一小步,可能这仅仅是请你的同事一周一次地坐下来聊聊,使你更熟悉事物X,也可能是每天练习事项Y 20分钟。如果你在定计划的时候卡壳了,叫你信任的人坐下来帮你一下。在我的经验里,人们总是很乐意来帮你。
7.完成你的计划。去做就行,一个月就六小件事,没啥大困难,做一个核对清单,每划掉一项就给自己喝彩一次。
8.必要的时候重复上述操作。
如果你按照上面说的去做,你就已经在进步的路上了,就是这么简单。
下次你面试某公司的时候就可以说出你的优势了。描述一个你用你的优势解决问题的情景。聊一聊你在面试官关注的某个方面取得的进步,比如分享一个已完成的项目,不要试图隐瞒你不满意的部分,就告诉他你对哪方面不满意,下次做你会做怎样的改变。
我最想雇用的是那些知道自己的优势和自己能够为团队带来什么的应聘者。
现在你是否有这些技能并不重要,只要你很清楚未来的你会有。
弄清楚你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并为此做出改变吧。
这篇文章帮你列出清单或者计划了吗?有的话,可以通过jouleethezoo@gmail.com和我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