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萧红的作品是《呼兰河传》,当时已深深地震撼!只不过这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甚至有些内容都已经记不起来了。这次终于拿起这本鲁迅也力荐的《生死场》,从书名和内容梗概便能猜出这本书读起来可能并不轻松,但读完后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又岂是能用“苦难”简单概括的!
关于苦难,王小波在《人性的逆转》中直言不讳“地说:“这种想法不仅有害,而且是有病。”但《生死场》中的苦难并不是关于“苦难”哲学,而是以二十世纪20至30年代的东北哈尔滨近郊的一个乡村贫民的生存现状为原型,描述了东北三省被占领,战火之下的底层人民生命的困苦,这些生命甚至不如牲畜和粮食作物重要。
《生死场》中看不到关于“生”的希望,充斥着关于“死”的情节。瘫痪在床的女人被丈夫用砖头固定坐在炕上,饿得骨瘦如柴、下半身腐烂甚至长出蛆虫;挺着巨大肚子的寡妇因出工时坐下喘口气便被地主狠狠地踢了一脚,隔天便因难产而死,新生下来的孩子在不到五分钟内离世;与残疾爷爷相依为命的却被工头随意打死的工厂女工;饿得发昏的孩子试图过河去对岸找在大户人家当乳娘的妈妈时,却跌落河中淹死;孩子们光着脚踩在厚厚的冰雪上,仿佛踩在火上似的行走……疾病、难产、早夭,生活的绝境让人逐渐变得麻木不仁。人命如草芥,在这个乡村中,“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生死场》作为萧红的代表作,鲁迅评价道:“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生死场》中,无论是一匹老马还是一只在路边吃草的羊,甚至是一畦菜圃都让萧红倾注了无限柔情,看描述怎么看都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然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却连最简单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被外界逼入绝境的人们,由最初的绝望麻木到反抗,彰显了人性最根本的追求——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从婚姻里逃走的金枝,自杀不成决定反抗的王婆,二里半下着莫大的决心加入抗争的队伍,修铁路被抓走的年轻人……萧红在作品里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这些踏出第一步的人最后的结局都是什么样的,但对于陷于苦难之中的人们来说,这却是开始与命运展开一场搏斗,尽管这带着一种悲凉的意味。
在这部作品里,萧红不再用儿童的天真视角来突出这个世界的苦难,而是以近乎冷漠的理性语调,刻画底层百姓的“生命坚韧”和“死亡的挣扎”。每个故事的篇幅并不长,但它们将人类生老病死和欲望的方方面面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些文字既粗犷却又充满力量,仿佛是从石头缝里长出的顽强生命,给人以力量。
也许这个世界的苦难确实太多,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没有对苦难麻木不仁,依然怀有继续前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