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个小视频,是最近一期奇葩说的一段视频。内容是关于高晓松怼清华博士梁植问毕业后做什么工作好。
清华学霸梁植一上台首先介绍自己,说自己本科学的法律,硕士学的金融学,博士学的新闻传播,目前是博士生三年级,明年马上毕业,他有个很大的纠结就是,明年毕业后做什么工作好。
他的想法是,想请三位主持人老师给点建议,自己做什么工作才能把所学的专业很好的运用起来,并且做的开心。
第一位主持人蔡康永听完按掉铃,理由是,这里不是人生讨论会,这个问题不适合讲。
第二位高晓松马上来一句,“你都读到博士了,还要来问别人你做什么工作好。”
高晓松后来表达了两点他对这位清华学弟的遗憾。
第一,名校是干什么用的,名校是让国家相信真理,是镇国重器。作为名校学霸没有胸怀大志,没有改变国家的欲望。白费了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第二,讲他之前受母校邀请回去演讲,他慷慨激昂讲了一通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讲完后让同学们提问,有个同学说请问学长,你说我们毕业后是去国企好还是外企好?
高晓松说,他听完这个提问很生气。以后再不想回去演讲了。
他说名校变得和职业技校差不多,就是教你个技能,找份工作。
于是三位主持人感慨名校的风气世风日下。
我们作为普通人,普通家长想想,清华博士生也在担忧毕业后做什么工作,何况普通人?
这是整个社会对职业的焦虑症。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接连到来。
每个毕业生都会面临就业问题,清华学霸也难免。
十年前,我们原来公司有位清华毕业的研发工程师,看他履历很平常,清华毕业后分配到杭州一家电子行业国企从事技术工作,后来国企倒闭,他到深圳打工,也都在中小规模民企做研发技术工作。名校是给了他点光环,但并不突出,所以说,名校背景也不螚决定他就会有很广阔的前途。
至于高晓松说的,有他的道理,但与现实的就业择业还有点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