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之间,2021 年已经远去。这一年,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诸多挑战,同时,科学技术的力量得以持续显现。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站在 2022 年的起点展望前方,又有哪些科技趋势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近日,百度研究院正式发布 2022 年科技趋势预测,涵盖 AI 核心技术、交叉学科与跨领域研究、产业及社会价值等在内的十大方向。在高速变化、充满未知的科技世界中,探寻更加确定性的价值与方向。
在接下来的 2022 年,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呈现怎样的演变趋势?将如何变得更加实用化?AI 技术又将为哪些交叉领域带来更多惊喜?在哪些领域凸显落地价值?这些,都将在这份报告中找到一些答案。
01、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呈现知识增强、跨模态统一建模、多学习方式共同演进的趋势,并逐渐实用化
大模型基于海量数据进行自监督学习,使用统一的模型和范式解决各类 AI 任务,打破了传统技术对于大规模标注数据的依赖,显著提升了 AI 模型的效果、通用性及泛化性。
预计 2022 年,大模型研发方向将从持续增大参数规模向实用化转变,基于知识增强、跨模态统一建模、提示学习、持续学习,结合模型蒸馏、稀疏化等技术,大模型的效果、通用性、泛化性、可解释性和运行效率将持续提升,应用门槛不断降低,从而实现在互联网、智能办公、智慧金融等场景的广泛落地。例如 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创造内容),借助大模型的跨模态综合技术能力,可以激发创意,提升内容多样性,降低制作成本,将会实现大规模应用。
02、AI for Science 新兴研究领域出现,有望带来科研范式的改变
机器学习帮助数学家发现两大猜想,以及采用机器学习、多尺度建模和高性能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超大规模量子随机电路实时模拟问题,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应用于科学研究,在处理数据、设计新型实验以及创建更高效的计算模型方面的巨大潜力。
正在兴起的 AI for Science 有望促进数据驱动和理论推演两大科研范式的深度融合。预计未来几年,AI 将进一步与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工程学等不同领域深度结合,在基础科学的进步中发挥更大作用。
03、基于 AI 的生物计算仍将高速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场景协同创新实现新突破
在人类社会仍处于抗击新冠病毒的背景下,生命健康产业对技术革新的诉求更加迫切。AI 让基因编辑更精准快速地找到靶点, AI 助力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上取得显著突破。新冠 mRNA 疫苗技术的成功,则带来了基于 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药物设计、疫苗研发的爆发,国际主流药厂加速 mRNA 技术落地。
未来,基于 AI 的生物计算还将在更多基础研究和应用场景上取得突破,如基于蛋白质的药物设计、合成、筛选,基于 mRNA 技术的抗癌药物、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等。两者的深度融合将显著缩短药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促进精准医学和个性化诊疗。
04、隐私计算技术备受关注,将成为数据价值释放的突破口和构建信任的基础设施
随着全球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法规的日趋健全,安全合规是促进数据价值有效释放的前提已成为业界共识。
以可信机密计算、联邦计算等为代表的隐私计算技术因从技术角度兼顾了数据安全保护和数据共享流通而备受关注。伴随着隐私计算技术性能提升、技术与合规标准互促共进、多方协同提升技术公信力,相关典型应用将在生物计算、金融分析和数据交易等场景出现。
长远来看,隐私计算技术或将推动基于密态形式的数据流通和计算成为默认选项,逐渐成为构建信任的基础设施。
05、量子软硬一体化方案成为主流趋势,现实需求加速量子计算与各行业融合创新
预计 2022 年,量子芯片的设计、制备及测控技术将持续发展,量子比特数量实现规模增长,并沿着降低噪声或适应噪声两个思路寻求突破。量子软件和服务向跨平台发展,用户将在云原生量子计算平台上获得更丰富的量子后端选择,而承载量子软硬一体化方案的量子平台将逐渐显现其应用价值。
随着量子计算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化工医药、金融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创新,若干具有显著量子优势的实际应用解决方案将会陆续产生。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以及产业界也会更紧密地协同建造高质量量子设备、培养量子科技人才,初步打通量子计算产业链。
06、自动驾驶技术进入无人化落地新阶段,多元 “汽车机器人” 不断涌现,连接技术与场景
2022 年,在政策法规与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下,自动驾驶将在无人化上高歌猛进,多元 “汽车机器人” 为代表的汽车形态迅猛发展。
通过乘用车、公交车、干线物流、仓储配送、矿山港口特殊作业、零售、环卫等丰富的场景应用,多元 “汽车机器人” 将更广泛为用户提供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逐步实现稳健的商业收益,促进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07、AI 技术与航天科技融合创新,推动深空探测迈向智能化的新阶段
深空探测承载了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好奇与遐想。实现月球和行星驻留,开展科学探测与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体的计划,在遥远和未知环境下开展深空探索,对探测器的自主性需求日益强烈。
工程机械自动化领域已实现了 24 小时连续无人挖掘作业的实际工程场景落地,相关的自主环境感知、运动规划等 AI 算法,未来也将使探测器具备自主避障和决策、机械臂灵活自主作业等功能。此外,在航天器故障检测和修复、构造数字孪生仿真实验室、深空大数据探测分析等方面,AI 技术也有望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08、“社交距离”加速人机共生,支撑虚实结合与智能交互技术快速融入生产生活
新冠疫情为人们的交流设置了“社交距离”,数字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可以缩短这一距离,加速了人与数字人、机器人的共生。虚实结合与智能交互的未来世界,离我们不再遥远。
支撑这一变化的,是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XR 等 AI 技术在跨模态理解与生成、持续学习等方面的不断进步,以及融合硬件、网络、计算、生态系统平台、内容等形成的交叉技术支撑体系。
随着相关技术的加速融合创新,以及交叉技术支撑体系的成熟,将涌现出更多面向产业和消费场景的虚实结合与智能交互产品,进而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丰富人们的生产生活体验。
09、绿色低碳更多纳入 AI 蓝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随着 AI 技术加速与各行各业融合创新,数据中心和大规模 AI 计算实现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但其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亟需发展对环境更友好的 “绿色 AI” 技术,降低模型训练和使用的能耗。
未来几年,“绿色 AI”相关技术将持续蓬勃发展,围绕高能效的架构设计、训练和推理策略、数据利用等构建体系,形成兼顾性能和能耗的评价标准;算力更高、能耗较低的 AI 芯片将不断涌现;领军 AI 企业构建集约化的大算力和大模型,改善下游性能,降低整体能耗成本;政策也将鼓励建设绿色低碳的数据中心、推出用 AI 技术提升基础设施能效比等举措。
10、AI 更加包容普惠,价值创造导向使中小企业、弱势群体的需求得到更多关注
普惠 AI 不仅关乎广大的 AI 从业者,也关乎更广泛的 AI 技术受益者。以深度学习框架为核心的开源平台已大大降低 AI 技术的开发门槛,公共数据集、大模型底座、区域性智算中心等将进一步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激发创新活力。
全民 AI 培养体系也将逐步构建,促进传统行业人员再就业和 AI 科普教育。AI 的福祉还应惠及社会各群体,随着政策引导和可持续发展的 ESG 理念推动,企业关注点将转向价值创造,AI 服务商将加强对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需求的关注,开发相应的普惠 AI 服务和产品,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数字技术的便利。
「核心技术快速演进、跨领域联结力增强、产业底座愈发坚实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引领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百度CTO、百度研究院院长王海峰在序言中表示,「希望在不确定的时代中,以AI为灯,照亮创新之路;以AI为桨,划起发展之舟。」
其实,人工智能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热门领域,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及优化,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成为关注重点。在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的过程中,AI技术实现在办公应用领域的有效融和,帮助企业塑造竞争优势。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广东省琶洲实验室OCR中心主任金连文表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构成数字经济的核心资源和重要基石,而办公场景存在大量数据,AI有充足的“用武之地”,比如OCR光学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等,具有丰富的落地应用价值。
目前,百度、微软、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等国内外科技巨头们在内的众多企业,已经投身智能办公服务这片蓝海。随着入场者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接下来,寻求业务的差异性竞争力,将成为大家着力的重点方向。可以说,企业办公的未来就是AI化的智能办公。现在,包括智能考勤、智能会议、智能翻译、智能流程处理等应用已经层出不穷,具备智能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AI能力已经成为普遍的智能办公产品的标配。
总之,新一代人工智能办公行业的各大企业 ,在为用户带来了如行云流水般的办公体验的同时,也为企业效率提升和加速创新赋予了无穷的AI新动力。
未来已来,百度研究院2022年科技趋势预测,在很大程度上预判了未来一年,以AI为代表的智能科技发展趋势,更是让其与各行各业的关联性,跃然纸上。我们期待,因为AI时代的来临,更多服务社会民生的AI新应用、新产品由技术走向落地。如此,全民幸福安康,未来可期。
I-DESK集创社 期待您的加入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和图片根据网络信息整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整合来源:百度技术沙龙,中制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