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树杂谈】:“骨法用笔”我知道属于老生常谈,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在这里说一下,实是因为这个由南齐谢赫在《画品》里提出的六法之一的用笔方法,对中国的绘画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骨法用笔”从字面上讲,其实就是作画线条的表现方法,要讲究用笔的力度质感像人体的骨骼体架一样坚硬。“骨”也可理解为“骨架”、“骨干”、“骨骼”。人的肉体,要靠骨骼来支撑,没有骨就没有肉,书画也是如此。“骨法”的表现,最后归于用笔,“用笔”是指线的应用,中国画表现形式不外乎点、线、面三个方面,三者用笔不同,情趣也各异。三者中以线为主,为基础,“线”为表现对象,最明确,最强烈。在这幅《万里山景醉心中》,用曲直、长短、粗细、刚柔等各种不同的线,描绘出山体结构纹理、山川走向高度,用大小、密疏的点来描绘树叶植被、山石凹陷沟壑,不同的点和线有不同的情味和质感。这个“骨”不只是表象,它还要有丰富的内涵,即“内质”的丰厚充实和内在的“活性”,两者结合从而带来力量感。
大师黄宾虹对“骨法用笔”的理论加以肯定和升华,并提出了“平、留、圆、重、变”五字笔法。中国画用一枝柔软得难以控制的毛笔,经过数代人不懈的努力和操作,在书画家的手中产生“骨法”,真是一场与惯性、与懈怠、与习气斗争并超越的过程。
用笔之“骨法”,表象上只是对笔、墨、纸的驾驭调节能力,其实质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唤醒与充实。石涛说:“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道出了骨法用笔的真谛。骨法在我看来是同时也是心法,通过外力和内心相结合,心手合一,意在笔先,最后能做到用笔刚柔相济、巧拙相补、虚实相生、放收得当,方是真正的“骨法用笔”。